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化粪池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 | 施工沿线设置积水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禁止外排。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已有的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农田施肥。 | 根据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全州各县市水环境质量状况》(2021年1月~2022年12月),唐岩河周家坝国控断面的考核结果能够达到Ⅱ类水质类别。因此,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洒水降尘、散装料覆盖雨棚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沿线定期洒水降尘,散装材料及渣土运输进行覆盖; | 根据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1年1-12月全州各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2022年1-12月全州各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本项目所处区域咸丰县 PM10、PM2.5、SO2、NO2、CO、O3等6项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及施工作业方法,夜间不施工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 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会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采取了设置施工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及施工作业方法;尽量避免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同时施工作业,减小噪声叠加;夜间不施工等措施,对声环境的影响小。其影响已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 项目途径活龙坪乡观音塘、水坝村、吊脚楼、蛇盘溪村,终点到大路坝区岩峰窝;线路长度37.1 km,线路附近无工业噪声污染源,主要噪声源为乡村道路通行车辆,通行车辆数极少,对声环境影响很小,类比相似环境,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施工期弃土弃渣堆放至指定渣场。施工弃渣应加设挡护墙,防止渣石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 2、施工期间产生的弃土弃渣不能随意倾倒,应堆放或填埋到指定位置。工程建设单位应同政府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渣土制定处置计划,尽可能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渣土主要用于回填,剩余部分由业主委托有渣土运输资质的建筑垃圾运输单位运往指定的地点安全填埋。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应根据核准的《建筑垃圾车辆通行证》中规定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进行运输,并由建设单位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施工期间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弃土弃渣,应及时清理,以免二次污染。 4、在施工区内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严禁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随意丢弃。 | 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渣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1)施工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 项目弃土弃渣随意堆放不仅占用道路,受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受雨水冲刷作用将形成水土流失,并造成施工地面和附近道路路面泥泞。 建设单位将开挖的土方绝大部分用于管沟回填,少部分不能回填的用于周边小路填坑;阀室建筑垃圾产生量较小,优先用于场地平整及基础建设,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施工期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2)生活垃圾 施工期施工人员将会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若生活垃圾若随意丢弃,将会影响项目区内环境卫生,如夏季滋生蚊蝇、产生恶臭等,对工程沿线环境卫生造成不利影响;若随意丢弃进入工程沿线的中坝河等河流,将会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并且垃圾漂流在河上,将会影响河流的生态景观。 建设单位通过在施工区内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对环境影响小。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安排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一旦发生破损或者渗漏应当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管线维护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2、管道维修时应当加快维修速度,并及时对维修后管道进行掩埋,恢复维修管道处原貌,以防引起水土流失。维修过程产生的弃土弃渣可全部用于回填;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3、加强管道管理,防止人为破坏管道等现象发生。 4、管道破损维修过程中在靠近居民密集区设置声屏障,尤其夜间维修过程应采用人工维修,尽量避免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 | 1、项目安排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一旦发生破损或者渗漏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管线维护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2、管道维修过程产生的弃土弃渣全部用于回填;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3、加强管道管理,防止人为破坏管道等现象发生。 4、管道破损维修过程控制噪声污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风险管理 | 项目加强各种环境风险管理,施工过程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