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界废气 |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6-2016)表3限值要求 | 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原料堆场粉尘、骨料卸料上料扬尘、储罐排放口产生的粉尘、搅拌机运行及运输车辆进出时的动力起尘。原料堆场粉尘、骨料卸料上料扬尘、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砂石骨料堆场设置在彩钢结构密闭间内,四周设置喷雾系统;厂区道路硬化,并定期洒水、清扫,对进出车辆进行清洗,车辆出入口设置设置喷雾管。储罐排放口产生的粉尘:水泥储罐和粉煤灰储罐均为密闭结构,每个储罐仓顶部均分别设置有 1 套仓顶脉冲袋式除尘器,各粉料储罐仓粉尘经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从仓顶呼吸口无组织排放。 | 符合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限值要求 | 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墙体隔声、合理布局及基础减振等措施 | 符合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分离砂石及沉砂、车辆冲洗沉淀池泥浆、除尘灰、检验废品等,应分类收集暂存于固废暂存间,均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油桶、含油废液、废弃含油抹布及劳保用品等,应分类收集后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收运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餐厨垃圾、隔油池废油脂采用专用容器收集,定期由资质单位收运处置。 | 一般工业固废分离砂石和沉砂、检验废品、沉淀池泥浆收集后均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废油桶、含油废液、废弃的含油抹布、劳保用品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重庆巨光实业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经垃圾箱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外加剂储罐所在区域应在罐区四周修建围堰,以确保因事故发 生泄漏时能够做好有效的收集,地面及围堰均采取重点防渗, 设置相应标识。润滑油存放区域需要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地方, 并设置安全标志;润滑油存放货架下方设置托盘,地面进行硬 化、防腐处理,采取重点防渗措施,设置导流沟及收集井,收 集井设置隔油措施。危废间采取“四防”处理,废油存放的桶下 方设置托盘按要求设置标识。做好各项分区防渗,其中润滑油 所在储油区、外加剂罐围堰覆盖区域、危废暂存间、沉淀池、 旱厕为重点防渗区,采用等效黏土防渗层 Mb≥6.0m,K≤1×10 -7cm/s 防渗措施进行防渗。应对粉料储罐仓监 控设备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一旦重量监控设备出现问题应 立即停止粉料输送。建议增设视频监控设备作为备用防护设备, 确保粉料输送过程能有效避免爆仓风险。 | 外加剂储罐区四周修建围堰,地面防腐防渗,并设置标识标牌;危废暂存间设置专用房间并完成“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地面已防腐防渗;危险废物分类暂存及危废管理台账;应对粉料储罐仓设置控制系统实时监测。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