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污水 | / | 生活污水排入西堡村污水管网 | / | 达标 |
2 | 雨水 | / | 雨水直接进入介休市雨水管网 | / | 达标 |
3 | 运输车冲洗废水 | / | 厂区大门设洗车平台一座,结构为水泥硬化防渗池,运输车辆进出厂区必须清洗轮胎,清洗水根据消耗量及时补充,循环利用不外排 | / | 达标 |
4 | 厂区地面冲洗废水 | / | 收集后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沥青混凝土砂石冷料输送、落料工序处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运输皮带进行全封闭处理,输送、落料过程设置与全封闭闭料棚内,每个受料口进行三面围挡,仓顶配置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根35m高排气筒排放(2#) | 项目沥青混凝土砂石冷料输送、落料工序产生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在11.6~13.8mg/m3之间 | 达标 |
2 | 矿粉储仓、沥青储罐、出料口、振动筛、拌合器、冷料烘干工序处理设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产生的粉尘通过仓顶自带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与振动筛、拌合器以及冷料烘干产生的废气经UV光氧净化处理器+活性炭吸附+1根35m高排气筒排放(3#);出料口设置集气罩与沥青储罐,经过封闭管道后通过UV光氧净化器处理+活性炭吸附处理后与矿粉储仓、振动筛、拌合器以及冷料烘干废气一并通过1根35m高排气筒(3#)排放;项目沥青混凝土生产线整个系统为集成设备,冷料烘干产生的烟气通过封闭管道经引风机引至旋风+布袋除尘器+UV光氧净化处理器+活性炭吸附后,与矿粉储仓、沥青储罐、出料口产生的废气一并通过1根35m高排气筒(3#)排放 | 项目矿粉储仓、沥青储罐、出料口、振动筛、拌合器、冷料烘干工序产生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在11.7~14.2mg/m3之间,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19~21mg/m3之间,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未检出,排放速率平均值为0.071kg/h,产生的苯并[a]芘排放浓度在0.09×10-3~0.12×10-3mg/m3之间,产生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在5.58~9.49mg/m3之间,产生的沥青烟排放浓度在14.9~18.7mg/m3之间 | 达标 |
3 | 导热油炉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4/1929-2019) | 使用天然气作为导热油炉燃料,采用低氮燃烧器,处理后烟气经不低于33m高排气筒排放(4#) | 项目导热油炉产生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在3.5~4.7mg/m3之间,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39~42mg/m3之间,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未检出,排放速率平均值为0.004kg/h,烟气黑度<1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厂区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基础减震,柔性连接,风机加装消声器,弹性底座等 | 厂界昼间噪声在52.2~56.8dB(A)之间,夜间噪声在41.4~46.8dB(A)之间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除尘灰回用于生产;滴漏沥青、拌和残渣回收利用;废活性炭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生活垃圾送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置。 | 与环评一致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区的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工作,你公司须配套喷雾车、吸尘车,要求及时清扫厂区及厂区外运输路线;原材料、产品运输须优先采用清洁能源汽车、箱式货车等运输工具,防止道路扬尘污染周围环境。 | 与环评一致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