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 验收监测期间,该项目污水总排口pH值范围为7.1-7.3,其他污染物日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化学需氧量:3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7.5mg/L、氨氮:0.474mg/L、悬浮物:18mg/L,均满足桐城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属于达标排放。 | 达标 |
2 | 沉淀池 | 无 | 生产过程中洗砂废水通过车间内沉淀池(沉淀池大小为3m×2m×3m),将水和泥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水循环利用,分离出的泥饼晾晒后运输至厂区外综合利用。 | 无 | 达标 |
3 | 厂区沉淀池 | 无 | 车辆冲洗废水及初期雨水进入厂区沉淀池(沉淀池大小为 5m×2m×2m),沉淀完成后回用与车辆冲洗和厂区抑尘。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带式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本项目一级破碎产生的粉尘经颚式破碎机上方集气罩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产生的尾气通过一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厂界颗粒物浓度最大值为0.198mg/m3;有组织废气最大排放速率为0.0399kg/h,最大排放浓度为7.9mg/m3,本项目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喷淋装置 | 无 | 生产车间上方设置喷淋除尘,减少其他工序产生的粉尘以及厂区输送、倒运、铲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仓库扬尘采用喷淋除尘方式降尘。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 | 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加设减振基座,墙体采用隔声材料、减少厂房窗户数量或面积,保持窗户密闭等。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62.4dB(A)。厂界噪声排放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限值,属于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固体废弃物处置对策和措施。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分为一般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废润滑油、废油桶等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一般固废分拣杂物收集后外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作为石料产品出售,泥饼运输至厂区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一般固废贮存执行 GB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规定,危险废物暂存场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及修改单的规定,危险废物转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 公安部交通运输部 部令第 23 号)的规定执行。 | ①一般工业固废 分拣废物由企业收集后外售;不产生除尘器粉尘;泥饼运输至厂外综合利用。 ②危险固体废物 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③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定期交给环卫部门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环境风险应急及防范措施。按照要求落实不同生产、储存单元及污染物治理单元等的环境风险应急及防范措施,将环境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 公司在营运期各阶段根据项目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事故防范能力,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防范。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