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生活污水进入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实验室废水经室外埋地一体处理设备(酸碱中和池)处理后形成的综合废水一同排入开平市新美污水处理厂,不外排。 | 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等级标准中较严值后排入市政管网 | 与环评批复一致 | 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柴油发电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气黑度,通过水喷淋处理后由一条15米排气筒高空排放。 项目食堂油烟废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油烟,通过静电除油装置处理后由一根25m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废气: 项目实验室废气、停车场尾气垃圾中转站废气会以无组织形式排放,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酸雾、臭气浓度,通过加强绿化和通风后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 实验室酸雾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相关污染物的标准限值。垃圾中转站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与环评批复一致 | 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采取的相关噪声治理措施有: (1)活动场所噪声源的控制 ①在项目周边及道路两旁种植较高大的树木,隔阻噪声; ②引导学生文明活动,不大声喧哗; ③控制广播音量,学校管理单位应与周边居民协商广播时间段,避免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广播,尽量减少对周围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2)机电设备噪声源的控制 ①备用发电机、水泵、风机放置于专用机房内,加装减振底座,机身和机房贴吸声材料; ②选用低噪声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 ③加强维护检修,避免其不正常运转增加噪声的产生。 | 项目所在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 | 与环评批复一致 | 设施运行正常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生活垃圾 项目学生和教职工总人数为2369人,本项目学生和教职工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计,项目年教学200天,则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369t/d,473.8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走处理。 (2)一般固体废物 项目建成后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共2369人,住宿教职工在校用餐天数按200天/年算,则餐饮垃圾产生量为1.1845t/d,236.9t/a。 废油脂来源于隔油池和静电除油烟装置,隔油池的废油脂产生量按废水动植物油产生量与排放量差值计算,约0.447t/a;静电除油烟装置收集的废油脂为总挥发量与排放量的差值,约0.357t/a,故本项目废油脂产生总量为0.804t/a。 综上所述,本项目厨余垃圾及废油脂产生量为237.704t/a。食堂餐厨垃圾及废油脂用塑料桶分类收集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 (3)危险废物 1、本项目营运期使用一定量的日光灯管进行照明,因此维修、更换时会产生废日光灯管,产生量约为0.1t/a,统一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2、实验废液:本项目化学实验产生一定的试剂废液,主要为废酸碱液,年产生量为1.2t/a,统一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3、实验室其他危险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的称量纸、擦拭纸、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试剂包装材料、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烧杯、玻璃器皿、纱布、移液管、离心管等、pH试纸、试剂瓶)等,产生量为0.1t/a,统一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