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沉淀池 | 不排放 | 建设沉淀池1座,尺寸L×B×H=2.0×1.0×1.0m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方就近回填,不设弃土场,施工过程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运至附近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施工建筑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清运至当地相关部门指定地点。 | ①施工围堰拆除后用于防洪堤堤后覆土,开挖的表土用于防洪堤背侧堤后护坡; 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运至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③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统一清运至住建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妥善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在规划红线范围内,严禁随意多处设置施工营地,规范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进出道路,减少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严禁施工人员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施工结束后做好迹地生态恢复 | ①施工物资运输道路利用现有的道路,尽可能避免施工临时交通便道的设置; ②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在规划红线范围内,工程永久占地未超出工程征地范围; ③注重保护植被,施工期间未出现大规模进行表土剥离和场地平整,严格控制占地,根据规划堤防进行挖填方; ④落实工程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工程生态恢复的后期跟踪监管工作; ⑤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开挖范围,规范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进出道路,最大限度减少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⑥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未出现施工人员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现象。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