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 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2024年8月开展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设施臭气引至屋顶超高排放,放空天然气经过15m放 空管燃烧后外排。 | / | 化粪池臭气引至屋顶超高排放,与环评一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自带臭气排气管大规模检修放空天然气经过15m放空管燃烧后外排。小检修天然气直接经过15m放空管外排。 | 2024年8月开展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消声、隔声、吸声、 减振、合理布局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限值。 | 消声、隔声、吸声、 减振、合理布局 | 2024年8月开展验收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隧道弃渣量全部就近依托在建绕城高速11个已有渣场剩余库容解决并进行生态恢复,定向钻废弃泥浆在泥浆池内干化后覆土掩埋并恢复植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就近送当地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置,不会对环境和景观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营运期站场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化收集后就近依托当地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场统一处置,江津、鱼嘴门站清管废渣主要成分为硫化亚铁及硫化铁,深埋于站场绿化带内,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 施工期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施工期临时土石方在管道敷设完成后及时回填;清管时清出的废渣集中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置;施工废料直接用于场地平整和道路填筑,废弃管材能够回收的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运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清管废渣由输配分公司统一收集处理;过滤分离器滤芯定期清理灰渣由输配分公司统一收集处理;化粪池污泥由输配分公司统一收集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站场绿地率均不低于30% | 站场绿化面积约2000m2,绿地率为35.1%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拟建工程涉及的CH4为甲B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站场不设消防水,无消防水排放。工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建设,选择优质管材和阀门,保证管道埋深,进行管道防腐,搞好地灾防治和护坡工程,设立管线保护警示标志,合理设置截断阀门,设立在线监控装置等。实际调查表明,天然气管径越大,管壁越厚,事故率越小。阀室和站场放空高度不低于20m,主要防护措施包括:马上关闭事故段上下游阀门(上游阀室阀门会自动关闭);打开放空阀放空,如果能够点火放空最好;切断电源,断绝火源,周边设立半径为500m警戒区,疏散当地居民;向消防队报警;停气,放空后处理。站外管线发生爆炸起火,严重泄漏事故时,应迅速关闭站内进出站阀门(上游阀室阀门会自动关闭),及时判断分析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立即通知调度中心、供气、用户单位及消防支队,在出事地点设立半径为500m警戒区严禁一切火种,疏散当地人群,禁止车辆通行。站内发生严重泄漏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正确操作流程,进行抢修作业,站内禁止一切火源,禁止开关各种电气设备,向站控室汇报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公司抢修中心配置有专用检漏车、抢修车、抢检修机具和抢修人员,能最快得到恢复。事故状态下不会出现因环境污染导致的致死半径,最大健康影响半径约500m。 四氢噻吩包装采用玻璃瓶外木箱内衬不燃材料,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库温不超过30℃,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存在没有排水管或下水道的场所,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切忌混储;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容器受损;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严禁冲入下水道;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参照《辽宁省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保护条例》,工程阀室保护范围为阀室围墙或建(构)筑物外墙以内;同时,由于本工程阀室设置了放空管,高度不低于20m,距离场界不低于10m,其热辐射影响范围更小,不需要设安全防护距离。 只要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后,工程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 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期间按照原环评及批复中环境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预评价推荐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落实。该站属于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配分公司管理,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配分公司整体编制了《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配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向重庆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了备案。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