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站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已建设 |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废水检测指标pH、化学需氧量、悬浮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铜、总锌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限值要求,总铬、六价铬、总铅、总镉、总汞、总砷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氨氮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级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SDG酸雾吸附+活性炭吸附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51/2377-2017) | 已建设 |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有组织排放废气1# 实验室废气排气口所测指标氮氧化物、氯化氢、硫酸雾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限值要求,氨的排放速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排放标准值要求,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符合《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51/2377-2017)表3中“涉及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的其它行业”行业排放限值要求。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废气(1#~4#)所测指标氮氧化物、氯化氢、硫酸雾的排放浓度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氨的排放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值要求;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符合《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51/2377-2017)表5中“其他”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已建设 |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该项目噪声1号、2号测点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功能区昼间排放限值,3号测点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a类功能区昼间排放限值。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 一般固废间:紧靠卫生间,建筑面积约3m2,用于暂存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废; 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暂存间1间,建筑面积8.89m2,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处理,做到“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配套围堰和托盘进行防渗处理,同时设置相关标识标牌,建立危险废物台账,危险废物应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严禁危废乱倒乱排 | 未沾染试剂废外包装材料集中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生活垃圾、废实验室器材、废培养基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纯水制备废耗材(废活性炭、废滤芯、废RO膜)厂商定期更换回收处理。检验废液、含重金属实验器皿清洗废水、实验器皿一般清洗废水(前三遍)、废试剂、废化学药品、废试剂和药品内包装材料、废SDG酸雾吸附剂、废活性炭分类收集,液体危险废物采取类密闭桶装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成都川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