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废水沉淀处理设施 | 不外排 | 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水质简单,直接用于厂区道路洒水,不外排。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剪板机上方及氧气切割工序上方各配套1套集气罩,共2套,废气经收集后进入1台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除尘后经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打磨工序上方配置一套集气罩,与切割工序共用一台除尘器和一根排气筒。 | 监测位置:排气筒DA001,监测项目:颗粒物;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2 |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 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山西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2017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晋气防办[2017]32号)中工业涂装行业标准 | 喷漆房全封闭建设,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送折流板+过滤棉+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监测位置:排气筒DA002;监测项目: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3 | 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 焊接工序烟尘无组织排放,手工电弧焊区域配备1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CO2保护焊焊区配备1套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焊接烟尘经过焊烟净化机组处理后排放。 | 监测位置:厂界无组织;监测项目:颗粒物;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震、隔声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本项目生产设备均位于室内,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厂界处建设围墙和绿化带隔声降噪,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严禁鸣笛;根据验收监测数据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 | 监测位置:厂界四周及敏感点;监测项目:Leq、L90、L50、L10;监测频次: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间、夜间各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厂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机加工车间喷漆车间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本项目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喷漆车间、危废暂存间采用重点防渗,均为架空设置,地面与车间底部有一定距离,且车间底部刷了防渗漆进行防渗处理并设有围堰和导流槽;生产车间采取一般防渗,办公用房采取简单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落实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废物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厂区内的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临时性贮存设施应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规定。 | ①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固废和生活垃圾,企业按照规定分类处理处置固废,做到固废去向合理,不外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②企业严格按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相关规定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危废识别标志,危废暂存间按要求做了地面防渗,且运行期间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环评批复要求本项目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和事故水池。 | 本项目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和事故水池。本项目为环保专用设备制造项目,厂区内各生产车间、喷漆车间及危废暂存间均为全封闭建设,并做了防雨防渗处理,初期雨水可不进行收集处理;各生产车间内外均设有围堰,危废暂存间架空设置且设有导流收集槽,事故状态下有效防止事故废水等危险物质渗漏、扩散。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