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 |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 三级化粪池 | 已落实。 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126t/a)和生产废水【即:水冷废水(27 t/a)】,其中: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污水管道排入中山市东升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最终排入北部排灌渠; 生产废水收集后委托给有废水处理能力的废水处理机构处理,暂时交由中山市宝绿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转移处理。 验收监测结果显示: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生活污水排放口(WS-003328)★W1所测的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表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治理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 | 为了进一步优化周围声环境,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①企业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车间、妥善安装生产设备,生产设备的安装应避免接触车间墙壁,设备安放稳固,建设基座加固减振; ②投入使用后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转,以免由于设备故障原因产生较大噪声;同时加强生产管理,教育员工文明生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合理安排生产; ③合理安排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 ④选用隔音效果较好的墙体,使噪声得到一定的衰减; ⑤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工程中,轻拿轻放,避免大的突发噪声产生。 | 验收监测结果显示:验收监测期间,项目边界噪声测点的昼间噪声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表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厂界外 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的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处置要求。该项目营运期产生废机油及废机油包装物、含油废抹布及手套、废盐浴盐等危险废物,交由具有相关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废旧滤芯、滤芯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金刚砂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交由有一般工业固废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已落实。 项目已严格落实做好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处置。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液)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中: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处理。 废旧滤芯、滤芯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废金刚砂等一般固体废物,收集后交由有一般工业固废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 废机油、废机油包装物、含油废抹布及手套、废盐浴盐等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后交由具有相关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暂时交由中山中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处理。 项目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其中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 项目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基本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相关规定。 项目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基本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相关规定。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制订并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严格控制危险废物最大暂存量,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设置足够容积的废水事故应急收集设施,有效防范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项目已制订并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备案),建立健全环境事故应急体系。项目严格控制危险废物最大暂存量,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设置足够容积的废水事故应急收集设施,有效防范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