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2处雨水收集设施,1个化粪池 | 无 | 雨水收集设施总容积350m3,化粪池30m3 | 无 | 达标 |
2 | 道路和表土堆场均建有钢制排水明沟 | 无 | 总长360m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露天采场裸露面覆盖遮尘网,采用雾炮机降尘;配置洒水车4辆,定时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出口设置车辆冲洗装置1套。 |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952—2020) | 7台雾炮机、车辆冲洗装置1套、配置洒水车4辆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设备及时维修、减速慢行夜间不运输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区标准; | ①选用噪声较小的生产设备,对部分生产设备安装减震设备;严格控制生产时间、夜间不生产。 ②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 ③加强进出车辆管理,进入项目区低速行驶,禁止鸣笛。 | 根据监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营期东侧、南侧、西侧及北侧各厂界昼夜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石排入已形成的采坑,不再设专用堆场。 | 露采区暂不设置废石堆场,在项目露采区东采坑服务年限4.7年内共产生废石量为146.3万m3,其中项目民采遗留采空区回填废石量约3.89万m3,修缮道路消耗废石量约0.23万m3;剩余废石在采坑内临时堆放后可搭配优质矿石外售至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对于少量表土,暂存与表土堆场用于后期露采面覆土生态恢复。 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t/a,根据现场调查,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内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桶4个,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平陌镇垃圾中转站处置。初期雨水沉淀池沉渣定期用挖机清掏后暂存于表土堆场,待后期用于绿化覆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按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要求,落实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②项目区及时采区恢复植被措施,种植适合当地的适生树种、草种。 | ①按照水保方案设计要求,落实排水、绿化等措施,使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减缓,改善生态环境。a、主体工程:建设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对采区西侧原有民采遗留的采矿区域进行了生态恢复和覆土绿化,在采区东侧采矿区域上游、表土堆场周围修建了挡墙和截排水沟,在矿区道路一侧设置了排水沟;道路和表土堆场排水沟总长约360m,雨水收集设施2处,总容积350m3;在表土堆场设置浆砌石挡墙204m;② 运行过程中,维护好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新产生的裸露区域增加植物绿化措施及临时排水等,将水土保持工作落实到位。 ③验收调查建议采场实行边开采边恢复,一个台阶开采完成即开始覆土绿化,及时播撒草籽、种植灌木,按生态恢复方案、环评要求选择植物种类,恢复为林地、灌草地。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无 | 表土堆场风险减缓措施:①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表土场拦石坝和截排水沟的施工质量。②在场区周围设立牢固、明显的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场内;③加强表土场管理,按照设计要求分台阶合理堆放表土。本项目已经进行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建议加强矿区管理,定期洒水抑尘,合理绿化,恢复生态。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