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新建一座300m3/h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站,用于处理项目一、二、三期生产废水,其中含锌镍废水采用“活性炭滤芯过滤+一级回用RO”处理工艺,含铬废水采用“前级还原+活性炭滤芯过滤+一级回用RO+二级浓缩RO”处理工艺 |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 | 项目一期生产废水进入反渗透膜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淡水分类别(含铜、含锌镍、含铬)进入项目纯水装置,制取的纯水回用于生产。预处理产生的浓水和纯水装置产生的浓水按含铜浓水拉运至金川集团铜贵有限公司内部单位铜盐分厂回收利用;含锌镍、含铬浓水拉运至金川集团二厂区,依托铜箔分厂“高精电解铜箔联合研究院项目—3kt/a标准铜箔研发和生产项目”(以下简称“3kt/a铜箔项目”)配套建设的60m3/h污水处理站处理。依托工程废水处理工艺与本项目环评阶段拟建废水处理工艺完全一致。废水处理站与二、三期同期建设。 | 污水处理站排口废水中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锌、总铜、总镍、总铬排放浓度均满足《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表1电子专用材料间接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酸雾净化塔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 酸雾净化塔 | 1#废气排放口硫酸雾最大排放浓度为7.10mg/m3;2#废气排放口硫酸雾最大排放浓度为6.28mg/m3,铬酸雾未检出;3#废气排放口硫酸雾最大排放浓度为8.09mg/m3;4#废气排放口硫酸雾最大排放浓度为7.27mg/m3;5#废气排放口硫酸雾最大排放浓度为6.17mg/m3,铬酸雾未检出。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建筑隔音,安装消声器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 | 基础减振,建筑隔音,安装消声器等措施 | 昼间厂界环境噪声最大值为56.6dB(A),夜间厂界环境噪声最大值为53.2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厂区分为重点防渗区和一般防渗区 | 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活性炭、废硅藻土、废滤芯滤袋危废库暂存后送至金川集团危废填埋场进行处置;边角料、不合格品返回溶铜工序;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危废库暂存后送至铜业公司底吹炉系统进行回收利用。 | 废硅藻土、废活性炭、废滤芯滤袋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边角料、不合格品回用于溶铜工序或铜贵公司内部回用;含锌镍、含铬废水拉运至二厂区铜箔分厂车间污水处理站处理产生的污泥拉运至熔炼分厂回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产车间:溶铜罐、污液槽、净液槽及表面处理槽周边设置围堰及地坑,围堰面积不小于罐体、槽体容积,各期联合车间内设置130m3事故池; 污水处理站:按照项目三期规模新建120m3事故水池一座,池体采取防渗措施。 | 生产车间:溶铜罐、污液槽、净液槽及表面处理槽周边设置围堰及地坑;生产车间内设置应急储罐4台,规格为Φ5000*3800,总容积为280m3。废水处理站及配套的120m3事故水池与二期、三期工程同期建设。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