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输电线路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线以降低噪声水平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输电线路合理选择了110kV送出线路导线、子导线分裂间距及绝缘子串组装型式等,减小线路的声环境影响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输电线路设计时,应优化 塔基选型及塔位布置,减少塔基区永久占地,尽量靠近现有道路 架设线路,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线路工程应尽量 避让农田等敏感保护目标,禁止在敏感区内设置牵张场、临时施 工营地和施工便道等设施。同时合理安排工期,采取防尘、降噪、 防水土流失等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平整和恢复,尽 快恢复原有地貌。施工产生的固废应分类收集及时拉运清理,不 得随意丢弃。 | 法电优能(金昌)新能源有限公司金川区金武公路100MW光伏发电项目11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临时占用,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施工作业引起的水土流失等方面,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期塔基开挖时,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后,线路施工对植被的损坏极其有限,且线路经过处无珍稀濒危植物,因此施工对地表植被影响较小;经本次现场勘查,110kV送出线路工程所涉范围内已少有野生动物活动,因此110kV送出线路工程线路的建设对周边的动物产生的影响较小。线路:设计阶段将线路优化调整,塔基尽量设计在未利用地,材料场依托金川区金武公路100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营地、牵张场布设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未利用地。 施工阶段按照要求设置牵张场,将牵张场设置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裸土地。塔基开挖后的土壤按表层土在上的顺序堆放,便于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塔基占地表面进行覆土,根据现场调查,塔基施工区域植被已逐步自然恢复。 验收阶段塔基占地已进行回填、土地平整,根据现场调查,塔基施工区域植被已逐步自然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