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脉冲式式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1.0mg/m3) | 厂区内设置2座独立封闭打磨间,封闭打磨间1#(设置4个打磨工位)及封闭打磨间2#(设置2个打磨工位),每个工位设置1台吊挂式砂轮机和防火帘,每台砂轮机前端(顶端)设置侧吸(顶吸)集气罩,收集打磨过程产生的打磨粉尘。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合并到一个管道进入脉冲式式除尘器,除尘器后端设置引风机和采样平台,处理后废气经15m排气筒(排放口编号DA001)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最大浓度值为76.1mg/m³,排放速率最大值为1.36kg/h,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其他行业标准限值(颗粒物≤120mg/m3、排放速率≤3.5kg/h)。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音设备,且生产设备均置于车间内部、打磨房四周砖混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排放限值 | 建设单位选用低噪音设备,且生产设备均置于车间内部、打磨房四周砖混。企业对设备定期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经采取隔声等措施处理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东侧、北侧昼间最大噪声值为62dB(A)(夜间不生产,厂界南侧、西侧紧邻其他企业厂房,不具备监测条件),结果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排放限值(昼间≤65dB(A),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环评要求:①一般固体废物环境管理 项目生产过程中废砂轮、收集的粉尘由建设单位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外售物资回收公司;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项目一般工业固废设置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区进行储存,储存应定点、分类、妥善存放各固废,做好防雨和防火措施,并加强管理,建立台账制度。 ②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厂区内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1间,危险废物贮存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规定执行。批复要求: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废机油、废含油抹布与手套等危险废物定期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处置,同时依据《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HJ1259-2022)要求,制定本公司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管理台账及按时申报危险废物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各项固废处置措施如下: 1、生活垃圾:员工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5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废砂轮: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统计,打磨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砂轮产生量为0.8t/a,集中收集后外售。 (2)除尘器除尘灰:脉冲式布袋除尘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除尘灰,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统计,产生量为4.5t/a,集中收集后外售。 (3)打磨灰:打磨过程产生的打磨灰,根据公司实际生产统计,产生量为4.6t/a,集中收集后外售。 3、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润滑油及废油桶、废含油抹布及手套等;厂区库房正对面设置一间3m2的危废暂存间,危废间地面已硬化及做好防渗措施,满足“六防”要求;收集容器规范,标识标签张贴齐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张贴于危废间外部墙面,台账记录本悬挂于危废间内部墙面,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分类暂存于现有危废暂存间,待企业设备维修时产生危险废物,再与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协议,定期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