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收集后排入“西恩循环”污水处理站,调节+絮凝沉淀+过滤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中排放限值要求和前江污水处理厂接管限值 | 废水收集后排入“西恩循环”污水处理站,调节+絮凝沉淀+过滤 | 监测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1中排放限值要求和前江污水处理厂接管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正极片修复生产线切断、烘干、筛分、破碎、包装产生的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 | 正极片修复生产线切断、烘干、筛分(一级布袋除尘+一级喷淋)、破碎、包装产生的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监测结果满足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负极片修复生产线撕碎、烘干、破碎、包装产生的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不低于15m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 | 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 | 负极片修复生产线撕碎、烘干、破碎、包装产生的粉尘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 | 监测满足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正极片煅烧、负极片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进入“TO焚烧炉+两级喷淋塔”处理,酸洗废气经两级碱液喷淋塔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根不低于25m高的排气筒(DA003)排放。 | 非甲烷总烃、硫酸雾、氟化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颗粒物、SO2、NOX排放浓度满足环大气[2019]56号文件发布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中的重点区域要求执行的排放浓度;苯乙烯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排放限值要求 | 正极片煅烧、负极片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进入“TO焚烧炉+两级喷淋塔”处理,酸洗废气经两级碱液喷淋塔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根25m高的排气筒(DA003)排放。 | 监测结果满足非甲烷总烃、硫酸雾、氟化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限值要求,颗粒物、SO2、NOX排放浓度满足环大气[2019]56号文件发布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中的重点区域要求执行的排放浓度;苯乙烯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清洗机、研磨机、板框压滤机、气破装置、制氮机等产生的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 采取减振、消声、厂房隔声 | 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按分区防渗原则,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严格落实厂区建构筑物防渗措施,特别是可能因渗漏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场所的防渗措施,避免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制定地下水监测计划,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时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阻断污染源,防止污染扩延并清理污染;合理设置地下水监测井。 | 企业实际危废暂存间、储罐、事故池、污水处理站均依托“西恩循环”,“西恩循环”对危废暂存间、储罐、事故池、污水处理站均已采取重点防渗措施。根据《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将正极片修复车间、负极片修复车间、正极片修复车间外中间罐区及负极片修复车间外中间罐区均作为重点防渗区,厂区已布置一个地下水监测井,位于厂区东北角,定期对地下水展开水质监测。 | |
2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和处置应实施全 过程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要求强化管理,特别是临时贮存、转运等环 节的防治措施;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规范设置; 含氟污泥、废RO膜、污水处理污泥、废润滑油、废油桶等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依托的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危废暂存间(1140m²)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境保护部公2013年第36号修改单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要求强化管理,特别是临时贮存、转运等环节的防治措施;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和处置应实施全 过程控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要求强化管理,特别是临时贮存、转运等环 节的防治措施;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规范设置; 含氟污泥、废RO膜、污水处理污泥、废润滑油、废油桶等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依托的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危废暂存间(1140m²)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境保护部公2013年第36号修改单规范建设;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应按照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的通知》(环办〔2015〕99号)要求强化管理,特别是临时贮存、转运等环节的防治措施;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应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有序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强化各装置节能降耗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做好厂区绿化工作。 | 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有序发展理念,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加强废气废水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企业已经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做好厂区绿化工作。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项目日常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公司应建立健全包括环境风险预防在内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设置专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专职环保技术人员并加强能力培训;强化污染防治设施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设置排污口,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应真实、有效、及时;按照规范制定企业自行监测方案,配备必要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或委托资质单位开展自行监测;定期发布企业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各类原辅材料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设置事故废水切换截断装置,并与事故应急池(依托安徽西恩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现有事故应急池,5400m”联接,确保发生事故时,事故废水不进入地表和水体。 | 企业加强项目日常环境管理并制定相关环境规章责任制度,已落实专职环保责任制度;排污口已安装规范装置并通过在线装置验收;企业有专职人员记录真实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按照国家规章制度标准等制定并加强大气、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发生事故时,企业能够及时迅速处理并降低事故发生时带来的环境风险影响;已设置事故废水切换截断装置,与厂区5400m2事故应急池连接。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