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池 | / | 废水池 | 设备检修及车间清洁废水经车间西侧废水池收集絮凝沉淀后,回用于氯化氢吸收工序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四级石墨降膜吸收+总尾气吸收(填料吸收)+碱吸收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四级石墨降膜吸收+总尾气吸收(填料吸收)+碱吸收 | 该项目环保增塑剂生产线废气治理措施排气筒(DA040)出口氯化氢浓度最大值为3.1mg/m3,氯气浓度最大值为4.1mg/m3,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浓度限值(氯化氢≤30mg/m3、氯气≤5mg/m3),实现达标排放。 | 达标 |
2 | 二级脱气吸收塔吸收+碱吸收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二级脱气吸收塔吸收+碱吸收 | 该项目环保增塑剂生产线废气治理措施排气筒(DA040)出口氯化氢浓度最大值为3.1mg/m3,氯气浓度最大值为4.1mg/m3,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浓度限值(氯化氢≤30mg/m3、氯气≤5mg/m3),实现达标排放。 | 达标 |
3 | 二级酸雾吸收塔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二级酸雾吸收塔 | 该项目环保增塑剂生产线废气治理措施排气筒(DA040)出口氯化氢浓度最大值为3.1mg/m3,氯气浓度最大值为4.1mg/m3,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浓度限值(氯化氢≤30mg/m3、氯气≤5mg/m3),实现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 | 验收监测期间,项目东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昼间:65dB(A),夜间:55dB(A)),南、西、北厂界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昼间:70dB(A),夜间:5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重点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地面硬化 | 重点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防渗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地面硬化 | |
2 | 废润滑油、废紫外灯管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依托现有),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废润滑油、废紫外灯管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依托现有),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润滑油、废紫外灯管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依托现有),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废润滑油、废紫外灯管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依托现有),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事故应急:依托现有1座5000m3事故应急池,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 应急预案:编制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工作;自动监测及报警系统:设置火灾及毒气监测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车间氯气、氯化氢自动监测装置等;罐区设置围堰;其中,盐酸罐区设置28.51m×20m×1.2m围堰、液体石蜡罐区设置13.24m×20m×1.2m围堰、氯化石蜡成品罐区设置9.5m×20m×1.2m围堰 其他: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自给式呼吸器、防护服等、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及演练等 | 事故应急:依托现有1座5000m3事故应急池,配套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 应急预案:编制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工作;自动监测及报警系统:设置火灾及毒气监测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车间氯气、氯化氢自动监测装置等;罐区设置围堰;其中,盐酸罐区设置28.51m×20m×1.2m围堰、液体石蜡罐区设置13.24m×20m×1.2m围堰、氯化石蜡成品罐区设置9.5m×20m×1.2m围堰 其他: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自给式呼吸器、防护服等、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及演练等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