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本阶段1#车间、4#车间冷镦、搓丝工序油烟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通风管道引至新增的一套“初效过滤+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外排。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中表1其他行业标准(非甲烷总烃浓度≤80mg/m3) | 项目本阶段1#车间、4#车间冷镦、搓丝工序油烟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通风管道引至新增的一套“初效过滤+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外排。 | 冷镦、搓丝工序(北)处理设施出口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最大值为2.84mg/m3 | 达标 |
2 | 2#车间冷镦、搓丝工序油烟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依托原有一套 “初效过滤+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外排。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中表1其他行业标准(非甲烷总烃浓度≤80mg/m3) | 2#车间冷镦、搓丝工序油烟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后,依托原有一套 “初效过滤+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处理后,通过1根15米高排气筒外排。 | 冷镦、搓丝工序(西)处理设施出口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最大值为2.55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本阶段噪声主要来源于冷镦机、搓丝机、攻丝机、风机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经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达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项目本阶段噪声主要来源于冷镦机、搓丝机、攻丝机、风机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经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达标。 | 经监测,东厂界昼间范围为59.0~61.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要求;南、西、北厂界昼间范围为54.1~59.8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厂区外西侧45m员工宿舍昼间噪声范围52.1~52.5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该企业夜间不生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本阶段产生的下脚料、不合格产品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原料包装桶暂存于现有危废间,厂家定期回收;含油抹布、定期更换的废润滑油、净油设备产生的油泥、废活性炭暂存于现有危废间,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 | 项目本阶段产生的下脚料、不合格产品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原料包装桶暂存于现有危废间,厂家定期回收;含油抹布、定期更换的废润滑油、净油设备产生的油泥、废活性炭暂存于现有危废间,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