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和P1 | 车间废气排气筒P1中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2376-2019)表1中重点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臭气浓度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排放标准。 | 粉状原料配料、投料、搅拌、分散和分装过程产生的颗粒物和异味,固态调味品粉碎、筛选过程产生的颗粒物和异味,半固态调味品和浆膏状食品添加剂搅拌、均质、灌装过程产生的异味,液态调味品和液状食品添加剂搅拌、灌装过程产生的异味;半固态调味品和浆膏状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有蒸汽产生,蒸汽经冷凝作用,产生的液体回流到产品中,不凝气经车间废气收集系统后,所有废气经同一套布袋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从同15m高排气筒P1排放; | 生产废气排气筒P1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1.3mg/m3,小于其标准限值10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6.9×10-3kg/h,小于其标准限值3.5kg/h;臭气浓度(无量纲)最大为724,小于其标准限值2000。 | 达标 |
2 | 油烟净化处理设施P2 | 炒制工序废气排气筒P2中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表2中型标准要求。 | 2、项目酱料炒制过程有油烟产生,炒制工序炒制过程产生的油烟经净化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P2排放; | 炒制工序废气排气筒P2油烟最大排放浓度为0.7mg/m3,小于其标准限值1.2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根据环评要求有效处置固废 | 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是设备和地面清洗废液、化验废液、废试剂包装材料、废器皿、废试剂、回收颗粒物、过筛杂质、废活性炭、废包装材料、废反渗透膜以及职工生活垃圾。 其中,废活性炭产生量、回收颗粒物、过筛杂质、废包装材料、废反渗透膜,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置于厂区内专门贮存场所收集存放。回收颗粒物和过筛杂质集中收集后外卖做饲料。废包装材料由废品回收站回收。废活性炭由供应商回收。废反渗透膜由固定厂家回收利用。 其中,设备和地面清洗废液、化验废液、废试剂包装材料和废器皿、废试剂,以上均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厂内危废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本项目营运期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环保设施和危废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 本项目涉及的废气风险主要为环保设施故障和危险废物发生泄漏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环保设施和危废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对环保设施定期监测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车间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以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