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格栅-收集池-混凝反应池-隔油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沉淀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格栅-收集池-混凝反应池-隔油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沉淀池 | pH、COD、BOD5、SS、氨氮、总磷、氟化物、石油类、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铅、总砷、粪大肠菌群、总余氯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有机溶剂废气处理设施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t/《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挥发性有机物 | 达标 |
2 | 废包装桶废气处理设施 |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t | 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挥发性有机物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降低设备噪声源强。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设置隔声门窗等减震、消音、隔音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平面布置;设备加装减震垫,利用厂房墙体隔音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 等效连续A声级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认真做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水应急池、生产车问、污水收集池、污水管道及危废暂存库应纳入重点防渗区,做好防渗处理,污水管道采用防渗管,事故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并在表面涂装防渗涂料,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 本项目将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水应急池、生产车问、污水收集池、污水管道及危废暂存库应纳入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处理,污水管道采用防渗管,事故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并在表面涂装防渗涂料,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根据本次验收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监测数据都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 |
2 |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等方式,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固体废物应立足于全部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废棉绒及废钢丝、废旧轮胎处理粉尘灰等回收综合利用;压滤滤渣、蒸馏废渣、含油杂质和滤渣、废活性炭、污水处理污泥、废酸洗液、废电解液、含烃废水、废石棉处理粉尘灰等属于危险废物,均须交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理处置(其中废酸洗液、废电解液、含烃废水和废石棉处理粉尘灰由公司内部自行处理)。按规定建设好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的建设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临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管理制度,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处理处置台账和管理档案,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处理处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类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暂存和转运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湖北省固体(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各类固体废物处置方式详见章节4.1.4、项目主要固废及其控制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等方式,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固体废物应立足于全部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废棉绒及废钢丝、废旧轮胎处理粉尘灰等回收综合利用;压滤滤渣、蒸馏废渣、含油杂质和滤渣、废活性炭、污水处理污泥、废酸洗液、废电解液、含烃废水、废石棉处理粉尘灰等属于危险废物,均须交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理处置(其中废酸洗液、废电解液、含烃废水和废石棉处理粉尘灰由公司内部自行处理)。按规定建设好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的建设必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危险废物临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管理制度,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处理处置台账和管理档案,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处理处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类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暂存和转运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湖北省固体(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各类固体废物处置方式详见章节4.1.4、项目主要固废及其控制措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认真做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水应急池、生产车问、污水收集池、污水管道及危废暂存库应纳入重点防渗区,做好防渗处理,污水管道采用防渗管,事故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并在表面涂装防渗涂料,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 本项目将污水处理装置、事故水应急池、生产车问、污水收集池、污水管道及危废暂存库应纳入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处理,污水管道采用防渗管,事故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并在表面涂装防渗涂料,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根据本次验收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监测数据都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生产装置四周应设置防渗排水沟;生产厂区设置环形沟和集水池;厂区应设置有效容积不小于1200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水池;在厂界内建设独立的雨水和污水收集管网,健全环境风险三级防控体系,完善三级防控措施,防止污水事故性排放。加大环境风险监测和监控力度,设置大气、污水排口、雨水排口、地下水应急监测点位,并配备相应监测系统,及时监控,防止污染扩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职工培训,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 本项目编制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建立环境管理制度,按要求设置应急事故水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在厂界内建设独立的雨水和污水收集管网。本项目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标志牌,排气筒应按规范要求预留永久性监测口。并按要求申报排污许可证,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