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冷凝水、场地清洗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进行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农户清运作为农家肥使用;喷淋塔废水经收集池收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项目废水不外排 | 项目冷凝水、场地清洗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进行处理,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农户清运作为农家肥使用;喷淋塔废水经收集池收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项目废水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喷淋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熬油锅燃烧机采用成型生物质作为燃料,项目燃烧机燃烧废气经喷淋塔处理后设置一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 | 根据燃烧机燃烧废气监测结果,项目燃烧机燃烧废气中TSP、SO2均可以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即:TSP≤200mg/m3,SO2≤850mg/m3,NOx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即:NOx排放浓度≤240mg/m3,NOx排放速率≤0.77kg/h。 | 达标 |
2 | 旋液分离器+冷凝器+活性炭吸附装置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 | 项目熬油锅采用负压熬油工艺,项目熬油锅油烟设置一套“旋液分离器+冷凝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设置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 根据熬油锅油烟废气监测结果,项目熬油锅油烟经“旋液分离器+冷凝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可以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中2.0mg/m3的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项目生产车间设置为全封闭式,项目火腿边角料暂存于全封闭式的冷库内,禁止在冷库以外的区域储存,减少异味产生,油渣做到日常日清,每天清运一次,项目应加强厂区绿化,厂内应广植花草树木,减少生产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影响。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 项目生产车间设置为全封闭式,项目火腿边角料暂存于全封闭式的冷库内,禁止在冷库以外的区域储存,减少异味产生,油渣做到日常日清,每天清运一次,项目应加强厂区绿化,厂内应广植花草树木,减少生产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影响。 | 根据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结果,项目厂界无组织臭气浓度、氨、硫化氢可以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二级新扩改建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即:臭气浓度≤20(无量纲),氨≤1.5mg/m³,硫化氢≤0.06mg/m³。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通过采取仅白天生产、车间内高噪设备合理布局、生产时车间保持密闭、设备减振等降噪措施来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 项目通过采取仅白天生产、车间内高噪设备合理布局、生产时车间保持密闭、设备减振等降噪措施来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根据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油渣、炉灰、废弃包装袋、污泥、废活性炭、油脂等固废在厂内设置临时暂存设施,分类收集,妥善处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设置暂存设施,统一收集后定期清运至当地垃圾收集系统处理。 |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油渣外售至云南蜀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饲料生产原料(协议见附件5),项目油渣每天清运一次,禁止在厂区内长期堆存;燃烧机炉灰、收集池污泥、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后委托周边农户清运作为肥料使用;废弃包装袋、生活垃圾清运至废旧交易市场内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废活性炭定期更换后由活性炭供应商带走;隔油池油脂、旋液分离器油脂收集后可作为成品油一同外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