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300m3/d污水处理站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 | 与环评一致 | 厂区污水处理站排口各监测指标监测结果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 达标 |
2 | 污水预处理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 | 实际建设100m3污水预处理池2个 | 生活污水排口各监测指标监测结果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级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14套碱液吸收塔+无水氯化钙+二级活性炭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13套碱液吸收塔+二级活性炭、1套二级碱液吸收塔+活性炭吸附装置 | 验收期间,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中氯化氢、氨满足《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中“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甲苯、甲醇、硫酸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其他污染物均满足《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3、表4要求。无组织废气中甲苯、甲醇、硫酸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氯化氢满足《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相关要求,氨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满足《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表3、表4要求。食堂油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2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对主要设备噪声源采取降噪、隔声、消声等措施,定期检修相关设备,加强管理,并在楼顶风机下方放置减震垫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 与环评一致 | 监测期间,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地下水监测水井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一般固废由废品收购站收购、3#实验楼 4-8F每层各设1间危险废物暂存点,用于临时堆存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厂区西侧设置1个危废暂存间,约100平方米;危险废物定期交由有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单位处置 | 生活垃圾、一般固废与环评一致;危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实际实验楼内不设置危废暂存点,研发产生危废均及时转运至厂区西侧设置的危废库房暂存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按相关要求做好危废暂存间的防渗、防风、防雨、防晒的措施,规范化设置标识标牌;制定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环境风险事故报警系统体系仓库、实验室设置警示标识;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备; | 已落实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