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站场和管道全过程采用密闭工艺流程,各站场针对检修放空废气新建放空立管(永浅104井站:DN150 H=15m高放散管,永浅203井LNG站:DN200 H=15m高放散管)1套,水套炉燃料气采用清洁不含硫致密气,燃烧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凝析油装车尾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放;永浅203井LNG站燃气发电机组燃料采用清洁不含硫致密气,燃气发电机组燃烧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 水套炉加热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执行《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672-2020)表2中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燃气锅炉标准;燃气发电机组废气参照执行《固定式内燃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056-2013)限值要求。 井站无组织废气排放监控浓度执行《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限值 | 站场和管道全过程采用密闭工艺流程,各站场针对检修放空废气新建放空立管(永浅104井站:DN150 H=15m高放散管,永浅203井LNG站:DN200 H=15m高放散管)1套,水套炉燃料气采用清洁不含硫致密气,燃烧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凝析油装车尾气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接入放空系统排放;永浅203井LNG站燃气发电机组燃料采用清洁不含硫致密气,燃气发电机组燃烧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 水套炉燃烧废气排气筒、燃气发电机组排气筒不具备监测条件,所以现场采取了对厂界无组织废气监测的方式来评价工程废气排放是否达标。 (1)检测点位:永浅104井站东北侧厂界外上风向参照点1#、永浅104井站西南侧厂界外下风向监控点2#、永浅203井LNG站东北侧厂界外上风向参照点3#、永浅203井LNG站西南侧厂界外下风向监控点4#; 检测因子:1#、2#监测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VOCs);3#、4#监测点,颗粒物、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VOCs)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基础减震 | N1t永浅104井站东北侧场界处 N2t永浅104井站东南侧场界处 N3t永浅104井站西南侧场界处 N4t永浅104井站西北侧场界处 N5t永浅203井LNG站东北侧场界处 N6t永浅203井LNG站东南侧场界处 N7t永浅203井LNG站西南侧场界处 N8t永浅203井LNG站西北侧场界处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分区防渗、围堰 | 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永浅104井站污染物包括危险废物(含油管段清管/检修废渣、气田水罐/凝析油罐清涝沉淀油泥)、一般工业固废(不含油管段清管/检修废渣);永浅203井LNG站污染物包括危险废物(脱碳单元废活性炭、废脱汞剂、废机油及油桶、活化剂/消泡剂/MDEA溶剂废包装物、含油滤芯、废活性炭)、一般工业固废(废过滤器、废分子筛、污水收集罐污泥、膜分离装置更换的废滤膜)。危险废物暂存于井站危废贮存间,交有处理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备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由邛崃作业区统一收集交有处理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 | 目前井站各类工艺装置、油水罐均处于运行初期,未进行检修、清涝,各类一般工业固废及危废均暂未产生。后期产生后要求危险废物暂存于井站建设的危废贮存间,交有处理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备的单位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由邛崃作业区统一收集交有处理能力且环保手续齐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利用。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态恢复 | 生态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围堰、防渗罐体 | 围堰、防渗罐体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