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碱液喷淋(新增-前段)+活性炭(利旧-后端)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限值 | 储存库内设置机械排风装置,配套设置微负压排气系统,废气经碱液喷淋(新增-前段)+活性炭(利旧-后端),并配备2000m3/h轴流风机+15m排气筒 | 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厂界硫酸雾监测值为0.005L,铅监测值为0.009L,有组织硫酸雾监测值在0.3~0.4mg/m3之间,速率监测值在5.8×10-4~8.4×10-4kg/h之间,有组织铅监测值为0.013L,速率监测值在2.5×10-5~2.8×10-54kg/h之间,均满足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减振、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 采用隔声、基础减震等措施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昼间监测值在昼间52dB(A)--54dB(A),夜间43dB(A)--46dB(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危废暂存间建设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规定进行设置,地面防渗、裙角防渗,采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进行防渗处理,等效黏土Mb≥6m,防渗层渗透系数≤1×10-10cm/s,并设置20cm高围堰,内设泄漏液体收集池等。 ②一般防渗区:包括待拆解农机暂存库、拆解车间、成品库、一般固废暂存区等。采用防渗混凝土或HDPE膜进行防渗,其防渗技术要求可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的要求。 ③简单防渗区:包括厂区道路等,进行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 ①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危废暂存间建设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规定进行设置,地面防渗、裙角防渗,采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进行防渗处理,等效黏土Mb≥6m,防渗层渗透系数≤1×10-10cm/s,并设置20cm高围堰,内设泄漏液体收集池等。 ②一般防渗区:包括待拆解农机暂存库、拆解车间、成品库、一般固废暂存区等。采用防渗混凝土或HDPE膜进行防渗,其防渗技术要求可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的要求。 ③简单防渗区:包括厂区道路等,进行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无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①处置破损铅酸蓄电池产生的废抹布、废拖把、废防护服、废手套等集中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②危险废物贮存库配备耐酸容器10个,容积为100L/个,用于储存破损的铅酸蓄电池和电解液。 ③废气处理设施产生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暂存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④本项目破损废旧铅酸电池使用耐酸塑料盒/箱贮存,暂存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以上危险废物均一同交由资质部门处理 | 本项目无新增工作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①处置破损铅酸蓄电池产生的废抹布、废拖把、废防护服、废手套等集中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②危险废物贮存库配备耐酸容器10个,容积为100L/个,用于储存破损的铅酸蓄电池和电解液。 ③废气处理设施产生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暂存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④本项目破损废旧铅酸电池使用耐酸塑料盒/箱贮存,暂存危险废物贮存库内; 以上危险废物均一同交由资质部门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库内设置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于日常检查),库内设置事故池(1m3)1座,用于接收由电解液导流沟流过来的电解液。 | 库内设置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于日常检查),库内设置事故池(1m3)1座,用于接收由电解液导流沟流过来的电解液。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