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治理设施 | 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水接管要求 | 项目产生的废水依托现有废水治理设施。产生的工艺废水经工艺水池收集隔油回收甲苯后进入DOPO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进行物料回收和预处理。经DOPO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工艺废水与物料回收废水、氯化氢废气喷淋废水进入三效蒸发脱盐装置进行脱盐。三效蒸发脱盐产生的污冷凝水与水环真空泵废水、纯水制备废水、环保设施废水、现有工程其他废水等一同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出水达到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水接管要求后由园区“一企一管”污水管网排入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处理 | 监测期间厂区污水处理站总排水口pH值为8(无量纲),COD日均浓度最大值为77mg/L,悬浮物日均浓度最大值为36mg/L,BOD5日均浓度最大值为28.8mg/L,氨氮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462mg/L,总氮日均浓度最大值为3.79mg/L,总磷日均浓度最大值为1.7mg/L,石油类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13mg/L,硫酸盐日均浓度最大值为250mg/L,氯化物日均浓度最大值为554mg/L,溶解性总固体日均浓度最大值为1535mg/L,总锌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18mg/L,动植物油日均浓度最大值为0.35mg/L,总有机碳日均浓度最大值为13.6mg/L,甲苯、挥发酚、硫化物未检出。厂区污水处理站总排水口中各污染物均满足寿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水接管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废气治理设施 | 《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3161-2018) | 项目废水依托现有污水治理设施,项目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DOPO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及污泥脱水机房等产生的废气。各构筑物加盖密封,污泥脱水机房密闭,一体化设备废气管道收集,所有废气经微负压收集后通过“碱喷淋+水洗喷淋+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25米排气筒(DA001)排放。本次技术改造后污水处理站PEIC厌氧产生的沼气与其他单元产生的恶臭气体一并密闭收集经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通过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气筒(DA001)出口中VOCs最大排放浓度为2.12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67kg/h,甲苯最大排放浓度为0.086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2.7×10-3kg/h,氨最大排放浓度为1.54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45kg/h,硫化氢最大排放浓度为0.17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5.0×10-3kg/h,臭气浓度最大值为724(无量纲),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气筒(DA001)排放的VOCs、甲苯、NH3、H2S、臭气浓度均符合《有机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站)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3161-2018)表1中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危废库废气治理设施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6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 | 危废库设置引风系统,危废库废气依托现有废气治理设施,经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DA002)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危废库废气排气筒(DA002)出口中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最大排放浓度为3.31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073kg/h;甲苯最大排放浓度为0.026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5.5×10-4kg/h。危废库废气排气筒(DA002)排放的VOCs、甲苯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6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表1中“其他行业II时段”的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工艺废气治理设施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6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 | 项目工艺废气主要包括甲苯计量罐废气、精制投料废气、降温釜缓冲罐废气、甲苯蒸馏废气、抽滤工序抽真空废气,抽滤出料废气,脱水工序投料废气、脱水工序抽真空废气、工艺水池废水暂存产生的废气。工艺废气依托现有废气治理设施,经收集后通过“碱喷淋+水喷淋+二级树脂吸脱附”预处理后进入“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催化燃烧”处理后由1根25米高排气筒(DA003)排放;甲苯储罐废气经管道接入车间甲苯计量罐与工艺废气一同通过“碱喷淋+水喷淋+二级树脂吸脱附”预处理后进入“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催化燃烧”处理后由1根25米高排气筒(DA003)排放;三效蒸发废气包括三效蒸发不凝气、废盐离心废气,经收集后通过“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催化燃烧”处理后由1根25米高排气筒(DA003)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工艺废气排气筒(DA003)出口中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最大排放浓度为19.9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0.20kg/h;甲苯最大排放浓度为0.054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5.5×10-4kg/h。工艺废气排气筒(DA003)排放的VOCs、甲苯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6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表1中“其他行业II时段”的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 | 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等 | 各厂界昼间噪声在52~56dB(A)之间,夜间噪声在45~48dB(A)之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声环境功能区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导则,做好报告书提出的各分区的防渗维护,强化废水的收集、输送、处理等环节的重点防渗措施及其他部位的防渗措施,防止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按要求开展地下水跟踪监测 | 本次技术改造无新增建构物,防渗措施均依托现有工程。现有工程对一般污染防治区域和重点污染防治区域进行了防腐防渗,其中重点区域主要包括生产车间、罐区、危废库、污水储存设施、事故水池等,重点污染防治区域防渗系数小于1.0×10-10cm/s,一般污染防治区域主要包括原料库、成品库等,一般污染防治区域防渗系数小于1.0×10-7cm/s。非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配电室、控制室等,采取地面水泥硬化措施。制定了监测计划,定期开展地下水跟踪监测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综合利用和处置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对委托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做好核实。项目新增的滤渣和釜残、污泥、浓缩液、废机油等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利用处置;新增废盐应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并根据鉴别结论规范利用处置。生产中若发现报告书中未识别的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项目产生的滤渣和釜残、污泥、浓缩液、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库,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盐属于疑似危废,暂未进行鉴定,暂按危险废库管理,待鉴定后依规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 | /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