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修建防渗旱厕和施工 废水沉淀池 | 施工期废水全部回用 ,不外排;运营期无 废水产生 | 修建防渗旱厕和施工 废水沉淀池 | 由于项目运营期无废 水产生,故未对废水 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洒水降尘设施 |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 洒水降尘设施 | 施工期粉尘采取洒水 降尘设施,运营期无 废气产生,故未监测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2.5m围墙 |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 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523- 2011)标准 | 2.5m围墙 | 运营期无噪声产生 ,故未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钢筋、包装袋等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运往堆日村垃圾收集点处置;土石方及时回填,临时堆放场地须做好截排水沟、遮盖措施。 | 通过调查、了解,施工期开挖的土石方,全部用于堤背坡脚与堆土外坡脚之间的施工作业带平铺回填并分层夯实,不单独设置弃渣场。施工建筑垃圾包括石料、砂、包装袋等,全部用于堤背坡脚与堆土外坡脚之间的施工作业带平铺回填并分层夯实;废钢筋、包装袋等回收利用。施工工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类收集,定期运往堆日村垃圾收集点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迹地在施工准备前,需对区域表土进行剥离,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不影响施工活动为施工迹地恢复回填使用,回填结束后,采用撒播草籽进行绿化恢复,并做好管理工作。 | 本项目为防洪工程,项目临时占地会破坏地表植被,工程活动搅动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等。在项目完成后对沿河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工作,对比项目建设前的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 根据现场走访调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并无越界施工,未出现跨越红线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发生。昌都市生态环境局和其它政府机构反映施工阶段未收到关于生态影响的投诉。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