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抛丸除锈粉尘治理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布袋除尘器 | 正常工况 | 达标 |
2 | 喷涂粉尘治理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环氧粉末回收系统 | 正常工况 | 达标 |
3 | 喷涂有机废气治理措施 | 《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 | 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正常工况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治理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 合理布局、选取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 | 正常工况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采取分区防渗。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采用粘土铺底+20cm混凝土+ 2mmHDPE膜(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暂存废机油等液体危废的容器需增加钢制托盘,使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并在危废暂存间建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围堰; 一般防渗区:生产厂房、循环冷却水池,对地面采取“防渗混凝土结构层”进行防渗,对地面进行硬化,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沉淀池,池壁、池底均采用防渗混凝土硬化措施,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 简单防渗区:办公室、厂区道路、露天堆放区,采用一般地面硬化措施防渗。 | 采取分区防渗。 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采用粘土铺底+20cm混凝土+ 2mmHDPE膜(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暂存废机油等液体危废的容器需增加钢制托盘,使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并在危废暂存间建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围堰; 一般防渗区:生产厂房、循环冷却水池,对地面采取“防渗混凝土结构层”进行防渗,对地面进行硬化,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沉淀池,池壁、池底均采用防渗混凝土硬化措施,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 简单防渗区:办公室、厂区道路、露天堆放区,采用一般地面硬化措施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4、一般工业固废收集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5m2),收集尘、槽渣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牛皮纸和废包装材料外售废品回收单位;回收粉末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机油桶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5m2),定期交由危废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4、一般工业固废收集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5m2),收集尘、槽渣交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牛皮纸和废包装材料外售废品回收单位;回收粉末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机油桶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5m2),定期交由危废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