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一体化生化处理装置处理;涂板工序废水经车间收集沉淀预处理后与内化成循环冷却系统定排水、地面及设备清洗废水、电池清洗废水、废气净化系统定排水、经A/O预处理后的车间员工盥洗及工作服清洗废水一同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隔油沉淀+混凝反应+除铊剂除铊+斜板沉淀+机械过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处理后部分回用,部分外排至江西宜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再处理;初期雨水单独设置1套斜板沉淀+机械过滤处理装置。纯水制备废水、锅炉软水制备废水和间接循环冷却系统定排水主要含有盐类,与处理后的含铅废水、初期雨水以及车间办公污水合并外排; | 项目验收期间车间废水处理设施排口W1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pH值:7.1~7.4,氨氮浓度为0.708~1.36mg/L,化学需氧量浓度为22~26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未检出,悬浮物浓度为4~8mg/L,总磷浓度为0.02~0.14mg/L,总氮浓度为3.92~4.50mg/L,铅浓度为0.001~0.008mg/L,石油类浓度为0.86~1.07mg/L,铊浓度为2.65×10-3~4.61×10-3mg/L;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口W3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pH值:7.0~7.2、氨氮浓度为:0.055~0.102mg/L、化学需氧量浓度为:22~27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为:4.1~5.6mg/L、悬浮物浓度为:4~15mg/L;厂区废水总排口W2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为pH值:7.0~7.3,氨氮:0.236~0.361mg/L,化学需氧量:22~27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未检出,悬浮物浓度为:4~15mg/L,总磷浓度为:0.01~0.11mg/L,总氮浓度为:3.53~5.17mg/L,铅浓度为:0.001~0.003mg/L,石油类浓度为:0.46~0.64mg/L,铊未检出,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为:4.5~5.3mg/L。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项目各污染物能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标准中铅蓄电池间接排放限值和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工艺废气治理设施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一2014);《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一2013); | 铸板废气:DMC型集粉器+布袋除尘器+CLC型滤筒除尘器(2套)+15m排气筒(2根,DA007~DA008); 球磨废气:DMC型集粉器+LDMC布袋除尘器+CLC型滤筒除尘器(4套)+15m排气筒(4根,DA001~DA004); 和膏废气:冲击式水浴除尘器+填料塔处理器(2套)+15m排气筒(2根,DA005~DA006); 分刷片、称片废气:XLD-12型旋风除尘器+LDMC型布袋+CLC-30型滤筒过滤(8套)+15m排气筒(8根,DA009~DA010、DA012、DA014~DA018); 包片废气:LDMC布袋+CLC-30型滤筒除尘器(2套)+15m排气筒(2根,DA019~DA020); 铸焊废气:HKE型铅烟净化塔+CQT型湿式除尘器(1套)+15m排气筒(1根,DA021); 充电废气:碱液喷淋塔(2套)+15m排气筒(2根,DA022~DA023); 售后酸雾:碱液喷淋塔(1套)+15m排气筒(1根,DA024); 锅炉烟气:碱液喷淋(1套)+15m排气筒(1根,DA011)。 | 项目验收期间工艺废气中各污染物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铅及其化合物:0.037~0.174mg/m3、硫酸雾未检出、颗粒物:4.0~11.9mg/m3、二氧化硫未检出、氮氧化物:25~65mg/m3,均能够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中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锅炉烟气各污染物外排浓度范围分别为颗粒物:8.8~16.7mg/m3、氮氧化物:35~48mg/m3、二氧化硫:10~17mg/m3,均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 |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 | 加强生产管理、设备日常维护及保养、车间通风及厂区绿化等措施。 | 项目验收期间厂界各污染物浓度分别为铅:1.9×10-5~3.8×10-5mg/m3、硫酸雾:0.052~0.117mg/m3、总悬浮颗粒物:0.206~0.279mg/m3、二氧化硫:0.009~0.028mg/m3、氮氧化物:0.049~0.058mg/m3、挥发性有机物:0.0012~0.0286mg/m3,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均能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6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优化项目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影响等 | 项目验收期间厂界声环境噪声值昼间在53.4~59.2dB(A)之间、夜间在44.2~50.6dB(A)之间,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按“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应对涉及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储存的车间、贮库以及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等重点区域采取防腐防渗措施,并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 项目危废暂存库、事故池、初期雨水池和废水处理站已采取相应的防腐防渗措施,厂区已设置六处地下水监控井。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应严格履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相关环保手续,产生的不能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合法处置。应在厂区内设置足够容积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和危险废物暂存库。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危险废物暂存库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项目所有物料(含固体废物)必须入库贮存,不得露天堆放。 | 危废暂存库:一座危废暂存库(300m2); 一般固废暂存库:一座一般固废库,面积250m2。不合格电池和不合格极板交由江西齐劲材料有限公司安全处置,边角料、废挂耳返回合金生产线自行利用;废铅渣、废铅泥、除尘器收集铅尘、含铅废水处理污泥、合金渣交由万载志成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西齐劲材料有限公司安全处置;含铅废劳保用品及废过滤材料交由九江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安全处置,酸雾净化渣外售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