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活动控制在占地范围内,施工车辆固定行驶路线,严禁随意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外的植被,施工中做到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恢复表土及植被。管道采用平铺方式,不设管堤。穿越排水渠段采取定向钻施工,穿越湿地段采取人工开挖施工,积水期不得施工,减少施工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施工时将适合湿地植物生长的原有表土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运回原位,并按原有植被进行人工种植恢复,禁止在湿地范围内取土、排放或者抽采湿地水资源、填埋倾倒垃圾和有毒有害物体、排放污水等。 | 根据调查,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活动在占地范围内,施工车辆固定行驶路线,未践踏、碾压施工区范围外的植被。施工中做到了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管道采用平铺方式,不设管堤,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迹地平整、表土回覆及植被恢复,目前全部临时占地已恢复为原有地貌。 根据调查,本项目在穿越湿地段采取了人工开挖施工(未在积水期施工),施工时将适合湿地植物生长的原有表土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运回原位,并按原有植被进行恢复。根据调查,本项目未在湿地范围内取土、抽采湿地水资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废水、固体废物进行了严格管理,统一处理或回收,未发现施废水、固体废物随意抛撒现象。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新建污水储罐及污水管线采用防腐材料,穿越水渠等特殊路段采用钢套管,站区实行分区防渗,定期巡线,及时更换易损及老化部件;设置管道泄漏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对管道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完善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加强区域应急联动体系,定期进行地企联动应急演练,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 根据调查,本项目严格落实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新建污水泵房基础采用抗渗混凝土地面,其防渗层防渗性能不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 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新建污水储罐为立式钢制罐,采用内外防腐;罐区基础采用采用1.5mm厚HDPE膜构筑防渗层,其防渗层防渗性能不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 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新建污水管道采用耐腐蚀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该管道双面防腐,具有与塑料管相同的防腐性能,耐腐蚀性能高;管道的连接方式采用电热熔接头,以确保管道无缝连接;设置了管道泄漏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对管道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制定了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说明了发生管道泄漏、火灾爆炸和站场装置泄漏事故时应采取的操作步骤;编制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各种环境风险事故制定了详细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项目运行至今,未发生风险事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