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隔油池、化粪池、污水处理站 |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 |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再与生产废水混合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中相关标准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 废水总排口监测pH、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连续监测2天,每天4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提取车间粉尘经负压抽风+袋式除尘+2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制剂车间粉尘经负压抽风+袋式除尘+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提取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废气经负压密闭抽风+二级活性炭吸附+30m排气筒DA003排放; 锅炉烟气经DA004排气筒排放; 污水处理站恶臭经负压密闭抽风+二级活性炭吸附+15m排气筒DA005排放; 食堂油烟通过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高出厨房屋顶的排气筒DA006排放 |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1、《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 提取车间操作室采取负压密闭抽风,设置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废气,尾气经2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制剂车间通过密闭负压抽风,末端设置1套布袋除尘器,废气经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提取车间提取、浓缩、乙醇冷凝回收各工序全程均为密闭操作,少量废气主要通过投料口、乙醇回收工序挥发溢出,本项目设置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未被吸附废气经30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锅炉废气主要来源于动力车间1台2t锅炉,锅炉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燃烧废气直接经10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污水处理站恶臭主要来源于污水站水解酸化池、生物处理池等工序;本项目产臭工序均采用地埋密闭形式,恶臭气体经相应管道收集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尾气经15m高排气筒(DA005)排放。 项目食堂油烟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楼顶排放 | DA001排气筒:颗粒物,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DA002排气筒:颗粒物,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DA00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DA004排气筒: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DA005排气筒:氨、硫化氢、臭气,连续监测2天,每天3次;DA006排气筒:油烟,监测1天,每天5次;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 本项目各生产设备优先选用低噪声生产设备,采用减振底座,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同时项目生产设备均布置于生产车间内部,采用厂房阻隔降噪 | 厂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位,监测2天,昼夜各1次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药渣、除尘器收尘、不合格中成药收集后赠予当地居民做农用肥料,废包装材料、废离子交换树脂、废乙醇收集后外售或回收利用;废活性炭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全程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外运;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所在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药渣、除尘器收尘、不合格中成药(不属于《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界定的毒性中药材)去除包装后一起赠予周边村民做农田肥料;本次验收建议做好相应台账,被赠予对象签字留档备查。 废包装材料统一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 废离子交换树脂定期更换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废乙醇达不到冷凝再利用标准后由供应公司回收。 废活性炭统一收集放入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湖北方新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