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洗车废水沉淀池 | / | 在厂区大门口处建设有标准化的洗车平台,洗车台长度为20m,洗车台前设置抖车台,喷淋洗车要确保能够覆盖车轮和车身。洗车平台废水产生量3.84m3/d,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平台附近设置总容积为62m3(内部分为一级沉淀池31m3、二级沉淀池31m3)的沉淀池,洗车废水沉淀后循环利用 | / | 达标 |
2 | 初期雨水收集池 | / | 企业建设有200m³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 / | 达标 |
3 | 淋控水池 | / | 在煤棚内建设淋控水收集渠,将产生的淋控水引至煤棚内淋控水池,经沉淀后回用于喷雾洒水淋控水池2m3,可以满足淋控水的沉淀要求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配煤除尘器 | 《煤炭洗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14/2270-2021) | 配煤在封闭储煤棚内进行,并在配煤机及皮带出料口上方安装集气罩,粉尘经收集后由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 根据检测单位出具的监测数据,除尘器出口浓度最大为9.1mg/m3 | 达标 |
2 | 封闭原料库 | 《煤炭洗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14/2270-2021) | 煤炭堆存、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卸车、堆煤、装载均在全封闭储煤棚内进行,同时,储煤棚内设置喷淋洒水装置,喷洒覆盖半径为35m,定期对煤堆喷淋降尘,保持煤堆表层湿润,确保表层含水率≥10%,防止粉尘扬散 | 根据检测单位出具的监测数据,无组织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最大值为0.350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封闭厂房、基础减震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①设备选择:在配煤机、皮带运输机等设备选型上选择了低噪声,选用带有消音装置的泵类等设备,从源头降低了噪声; ②设备布局:充分利用了厂内建筑物的隔声作用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置; ③设备安装:对主要生产设备配煤机等采取了减振措施; ④设备维护:定期对所有生产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地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高噪声的现象。 | 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厂界昼间噪声在49.7dB(A)-53.0dB(A)之间,夜间噪声在39.9dB(A)-42.7dB(A)之间,四周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要求建设危废暂存间,结合项目特点,做好厂内道路地面硬化防渗等工作。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除尘灰作为生产原料回用于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危废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生态保护措施运用。厂区采用绿化、道路硬化酒水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已落实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及国家有关环境风险控制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 | 已落实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