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 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 | 已建设 | 由验收监测结果显示:污水排污口中各污染物监测结果均低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预处理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喷洒除臭剂 | 污水处理站周边无组织气体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排放标准,厂界无组织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排放标准 | 已建设 | 由验收监测结果显示:厂界氨和硫化氢、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最大浓度分别为0.182mg/m3,0.018mg/m3,臭气浓度12(无量纲),厂界无组织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排放标准(NH3:1.5mg/m3、H2S:0.06mg/m3、臭气浓度:20(无量纲))。 由验收监测结果显示:污水处理站周边氨和硫化氢、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最大浓度分别为0.180mg/m3,0.02mg/m3,臭气浓度未检出,污水处理站周边无组织浓度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3排放标准(NH3:1.0mg/m3、H2S:0.03mg/m3、臭气浓度:10(无量纲))。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产噪设备采取加固底座、做基础减震及密封等措施 |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限值要求 | 已建设 | 由验收监测结果显示: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3.4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43.9dB(A),能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要求(昼间55dB(A)、夜间45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厂区按照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处理,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间、事故应急池均做重点防渗处理,确保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 污水处理站和废物暂存间地面已进行硬化 | |
2 | 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交由厂家定期处置;医疗废物、栅渣、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检测废液收集后暂存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废活性炭、废紫外线灯管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 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交由厂家定期处置;医疗废物、栅渣、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检测废液收集后暂存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废紫外线灯管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交由厂家定期处置;医疗废物、栅渣、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检测废液收集后暂存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废活性炭、废紫外线灯管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 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交由厂家定期处置;医疗废物、栅渣、沉淀污泥、化粪池污泥、检测废液收集后暂存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废紫外线灯管暂存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鉴于本项目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环境风险,你单位需落实风险防范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 | 目前企业已安装消防器材,企业风险备案编号为:220602240001-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