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站 |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要求 | 污水处理站,采用“水解酸化+UASB厌氧+A/0生化+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0立方米/天 |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厂区废水总排口中的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排放浓度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的三级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两级水喷淋+二级活性炭+除雾器 | GB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两级水喷淋+二级活性炭+除雾器 | DA002排放的氨、非甲烷总烃满足GB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甲醇、氯化氢、硫酸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为达标排放。根据验收数据,监测当天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768~0.912kg/d,计算得单位产品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19~0.024kg/t产品,均小于0.5kg/t产品,满足单位产品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 | 达标 |
2 | 碱喷淋+活性炭吸附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碱喷淋+活性炭吸附 | DA003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碱喷淋+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以排放速率均值计算得95.4%,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95%的要求,为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在设备底座安装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进出口设软接头;空压机采取隔声、消声措施;风机的进出口与风道的连接处采用柔性连接; |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 | 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在设备底座安装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进出口设软接头;空压机采取隔声、消声措施;风机的进出口与风道的连接处采用柔性连接; | 项目厂界昼间噪声监测点的最大值为59.3dB(A),夜间噪声监测点的最大值为43.2dB(A),监测结果均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做好一般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工作。须按GB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设置相关污染防治设施。 | 已做好一般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工作,并按GB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设置相关污染防治设施。 | 已落实 |
2 | 完善厂区初期雨水收集措施。须按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建设含甲醇废滤芯、废胶渣、废机油及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的收集临时存放设施,危险废物须定期收集并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做好危险废物处置及转移联单的台账记录。 | 已完善厂区初期雨水收集措施,已按GB18597-202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建设危废暂存间,定期收集危险废物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并做好危险废物处置及转移联单的台账记录。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厂区管理,合理布置危险物质储存区域,合理设置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设施及生产区防泄漏措施。配套建设应急救援设施、救援通道、应急疏散路线、应急疏散避难所等防护设施。定期对生产设备、阀门、管件及尾气处理系统等设备进行检查。按照《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等相关要求,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生态主管部门备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第3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4号)相关要求,制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落实相关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已加强厂区管理,合理布置危险物质储存区域,合理设置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设施及生产区防泄漏措施;已配套建设应急救援设施、救援通道、应急疏散路线、应急疏散避难所等防护设施;定期对生产设备、阀门、管件及尾气处理系统等设备进行检查;已根据相关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制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落实相关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