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油水分离器、初期雨水收集池、生活污水收集池 | 不设置排放标准 | 容积为60m³的初期雨水沉淀池1座 容积为50m³的事故池一座 容积为10m³的生活污水收集池1座 储罐区四周设置高不低于20cm的围堰,围堰有效容积约100m3。 油水分离器1座 容积为10m³的化粪池 | 废水不外排,不设置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在骨料仓库,配备洒水降尘措施 仓顶布袋除尘器 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 废气治理电捕焦油+活性炭吸附一体化设备+15m高的排气筒 | 营运期骨料在转运、输送过程及料仓中产生的粉尘、烘干滚筒产生的粉尘、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粉料筒呼吸口产生的粉尘等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苯并[a]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 | 在骨料仓库,配备洒水降尘措施 仓顶布袋除尘器 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 废气治理电捕焦油+活性炭吸附一体化设备+15m高的排气筒 旋风除尘+布袋除尘+15m高的排气筒 厨房油烟净化器,轻油储罐呼吸口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呈无组织排放,在厂区内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在周界外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导热油炉燃油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新建燃油锅炉标准。烘干滚筒配套燃烧器产生燃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4中燃煤(油)炉窑二级标准。同时,因烘干滚筒配套燃烧器产生的烟尘与烘干滚筒、振动筛、搅拌缸产生的粉尘共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通过同一根排气筒排放,故烟尘和粉尘混合后从严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m³)。此外,烘干滚筒配套燃烧器燃油废气中的NOx排放无行业标准,故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 | 对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均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震 |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基础减震 | 监测单位对厂界进行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危废暂存间、沥青罐区、轻油储罐区、导热油炉区、事故池等重点防渗区须按要求进行防渗,防渗效果等效于厚度大于6.0米、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储料区、上料区、一般固废暂存间、旱厕等一般防渗区域采取防渗措施后的防渗效果须等效于黏土防渗层厚度大于1.5米、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的黏土防渗层防渗能力;办公生活区、厂区道路等其他区域地面应按照简单防渗区要求进行硬化处理。 | 项目危废暂存间、沥青罐区、轻油储罐区、导热油炉区、事故池等重点防渗区须按要求进行防渗,防渗效果等效于厚度大于6.0米、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储料区、上料区、一般固废暂存间、旱厕等一般防渗区域采取防渗措施后的防渗效果须等效于黏土防渗层厚度大于1.5米、渗透系数小于1.0×10-7厘米/秒的黏土防渗层防渗能力;办公生活区、厂区道路等其他区域地面应按照简单防渗区要求进行硬化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固废管理计划和台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废活性炭、废机油、废焦油等危险废物暂存于一个10立方米的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危废资质单位处理,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除尘灰、沉淀池泥沙回用于生产废骨料及废旧沥青混凝土废料送回石料堆场暂存,由石料供应商定期回收,废导热油由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更换后直接带走,不在厂区储存,旱厕粪便定期清掏后,交由周边农户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项目应制定固废管理计划,建立固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建立固废管理计划和台账,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工作。废活性炭、废机油、废焦油等危险废物暂存于一个10立方米的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危废资质单位处理,滴漏沥青及拌和残渣、除尘灰、沉淀池泥沙回用于生产废骨料及废旧沥青混凝土废料送回石料堆场暂存,由石料供应商定期回收,废导热油由资质单位进行定期更换后直接带走,不在厂区储存,旱厕粪便定期清掏后,交由周边农户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项目应制定固废管理计划,建立固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项目应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各案、演练,落应急设施、物资和经费。完善50立方米事故池的建设和使用,加强设各管理和维护,防止非正常排放事故发生。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 该厂建成后严格落实了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项目应开展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各案、演练,落应急设施、物资和经费。完善50立方米事故池的建设和使用,已加强设各管理和维护,防止非正常排放事故发生。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