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污水处理厂 | 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氟化物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 污水处理厂 | 云南长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至26日进行了现场采样、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2中标准限值 |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 云南长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至26日进行了现场采样、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基础减振,墙体隔声 | 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 | 基础减振,墙体隔声 | 云南长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至26日进行了现场采样、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①重点防渗:危废暂存间、污泥脱水间、污泥堆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重点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 ②一般防渗:格栅、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氧化池、滤布滤池、事故调节池、鼓风机房等区域,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一般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③简单防渗:综合楼及厂区道路,不采取专门针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地面可采用普通混凝土硬化。 | 危废暂存间、污泥脱水间、污泥堆场已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重点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格栅、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氧化池、滤布滤池、事故调节池、鼓风机房等区域进行一般防渗;综合楼及厂区道路进行简单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旁设置1个8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新建污泥池1座分两格,贮泥池占地面积100.30m2。自来水厂:建设一个面积为10m2的危废暂存间 | 污水处理厂:设置有一个30.74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有一座污泥池,贮泥池占地面积100.30m2。自来水厂:建设有一个14.3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考虑到绿化对恶臭物质具有吸附作用,以及对厂区噪声的消减作用,以达到改善美观、驱味、减污、降噪的效果。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区周围合理培植乔木、灌木(应以赏花类为主)、草坪相结合的绿化带,树(草)种的选取应为四季常青的种类,四季色彩斑斓的效果。靠近曝气池的树种应为少落叶树,减少落叶飘入池中,影响感观和出水水质。绿化隔离带应不少于三个,并形成较密的树林,有效地阻挡和吸收(吸附)可能产生的恶臭和致病污水微生物,以达到最佳除臭、降噪效果。运营期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带,加强植物养护,以提高植物成活率,及时补栽补种,不引进入侵植物,保持沿线景观的和谐,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及道路周边种植有绿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设置事故池、危险废物暂存间、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设置有1个容积为3000m3的事故应急池,建设有1个30.74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并采取防风、防晒、防渗、防雨、防流失等措施;自来水厂设置有1个14.3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并采取防风、防晒、防渗、防雨、防流失等措施;变电站设置有1个容积为67m3的事故油池。同时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并备案,备案号为532627-2024-005-L,本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基本满足要求。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