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沉淀池 | / | 临时沉淀池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围挡、防尘网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 | 施工现场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防尘网、施工过程采取洒水、喷淋等湿法作业,临时存放的土方、建筑垃圾采用防尘网覆盖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机械和工艺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低噪声设备、控制施工噪声 | 达标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并按规定妥善处置。严禁随意排放固体废弃物,应按国家规定要求,分类设置施工固废暂存场所。 |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妥善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类临时用地应尽可能设在荒地或本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不得在重要生态敏感区范围内设置取(弃)土(渣)场、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设施。严格落实《报告表》中生态恢复方案,做好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平整、植被复绿等生态恢复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施工期利用保护区现有道路,保护区范围内无临时占地,施工期结束后生态恢复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