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妥善收集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不得直接向水域倾倒,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规定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 洲上施工营地及施工船舶上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危险废物等均委托芜湖市中南船务运输有限公司和安徽省洁港船舶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收集处理,未直接向水域倾倒。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故意伤害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优化施工时间安排,涉水施工应安排在枯水季节(10月至翌年2月),避开鱼类产卵及珍稀水生生物活动高峰期。施工前,采取科学方式,对施工涉及水域的江豚和鱼类实施驱赶。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船舶路线,为江豚留出活动空间;加强对施工涉及水域中华鲟和江豚的监测,必要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案;一旦在施工相关水域监测到中华鲟或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活动,立即暂停施工,避免意外伤害。配备必要设备,一旦发现受伤的珍稀水生生物,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曹姑洲心滩和陈家洲合适区域布置人工鱼巢,同步采取生态护岸、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制定并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强化对江豚的研究和保护,组织编制“十三五”期间航道发展江豚保护方案。 | 本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及运行阶段严格落实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如进行工程江段江豚在线监测、水生态调查、增殖放流、驱鱼等。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定《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增强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无故意伤害江豚等珍惜水生生物的事件发生。 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时间表,本工程护底带、沉排、抛石等涉水施工作业主要安排在枯水季节(10 月至翌年 2 月),避开了鱼类产卵及珍稀水生生物的活动高峰期。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使用超声波驱豚仪结合人工驱鱼的方式对施工涉及水域内的江豚和鱼类实施驱赶。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及运输船舶运行路线进行规划,各船舶间距离大于 200m,为江豚留出活动空间。建设单位委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珍稀水生保护动物环境保护措施研究——长江水下噪声及江豚在线监测》工作,并要求施工单位一旦在施工水域发现江豚或中华鲟等珍惜水生动物活动,则立即停止施工,施工单位配备了必要的江豚救援设备,一旦发现受伤江豚,则可及时实施救援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本工程施工期间,未因为工程施工导致珍惜水生生物受伤事件。 本工程在曹姑洲心滩护底带及陈家洲护底带 2 处布置人工鱼巢,采取快速植生垫的生态护坡型式,并于 2019 年 6 月与 2020 年 6 月分别开展 2 次增殖放流工作。建设单位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展《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生态监测》工作,目前已依据监测计划开展 2019年度、2020 年度生态监测工作,并计划于 2021 年6~8 月开展 2021 年度生态监测工作。 建设单位重视并加强对江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委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十三五航道发展规划之江豚保护总体方案》,本方案已于 2019 年11 月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的方案验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航道和船舶管理,合理调度船舶作业,避免发生船舶碰撞等引发环境污染。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地方政府、海事部门和相关取水口管理单位的应急预案做好衔接,定期开展事故环境风险应急演练。落实船舶溢油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加大风险监测和监控力度,一旦出现事故,必须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以及取水口管理单位,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饮用水供水安全。 | 施工期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参建单位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施工单位加强施工船舶管理,合理调度各作业船舶,施工期间未发生船舶碰撞等事故。建设单位委托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8 月编制完成《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 2019年 9 月 29 日在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完成备案(备案编号:340207-2019-060-LT)。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部门、海事部门和相关取水口管理单位加强联系,并分别于 2019 年、2020 年与芜湖市海事局开展联合演习。 根据郑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长江下游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可知,本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现场配备了围油栏、吸油毡、收油机等应急设备和器材。工程施工期间,本工程施工区域内未发生由工程施工引起的水环境污染事件。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