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pH调节+微电解+絮凝沉淀+消毒+活性炭过滤 | 淮南市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31-2020)中间接排放标准 | 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淮南市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 pH检测结果在7.7~8.4范围内,COD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6mg/L,排放总量为0.0528t/a,氨氮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0.081mg/L,排放总量为0.00027t/a,悬浮物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1mg/L,BOD5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3.0mg/L,总磷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0.05mg/L,总氮连续两天的检测结果平均值为0.55mg/L,综上所述,安徽崇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污水满足淮南市山南新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中间接排放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两级活性炭吸附+20m 高排气筒 | 《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5部分:电子工业》(DB34/4812.5-2024)中显示器件及光电子器件中的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 本项目主要废气为丝印及烘烤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项目有机废气经二级活性炭进行处理经20m高的排气筒排放 | 本项目监测期间有机废气出口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最大浓度为11.3mg/m3,低于限值50mg/m3;排放速率最大值为0.048kg/h,低于限值5.0kg/h,废气处理设备处理效率为82.4%;废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达到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同时也低于《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 第5部分:电子工业》(DB34/4812.5-2024)中显示器件及光电子器件中的排放限值。安徽崇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经纬智能触控显示一体化及 VR/AR 元宇宙应用项目烘干废气处理设施累计工作时间为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非甲烷总烃排放量:0.132t/a,小于环评中0.467t/a。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设备基础减振、墙体隔声、加强管理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 项目通过设备基础减振、墙体隔声、加强管理来降低噪声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昼间噪声在51~58dB(A)范围内,夜间噪声在45~54dB(A)范围内。昼夜间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排放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中一般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边角料、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废保护胶、污泥、废石英砂、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反渗透膜等;危险废物为废油墨桶、废银浆桶和废活性炭等。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企业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边角料、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废保护胶、污泥、废石英砂、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反渗透膜收集后交由物资回收部门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油墨桶、废银浆桶和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危险废物已暂存至危废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处理处置。 | 固废治理:一般固废: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企业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边角料、不合格品、废包装材料、废保护胶、污泥、废石英砂、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反渗透膜收集后交由物资回收部门处理。 危险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废油墨桶、废银浆桶和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危险废物已暂存至危废间,定期交由安徽东华通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处置。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设置分区防渗区域,危废暂存间、污水处理站、危化品存储间、为重点防渗;生产车间一般防渗区。设置应急预案、加强防火管理、加强员工操作管理 | 已设置分区防渗区域,危废暂存间、污水处理站、危化品存储间、为重点防渗;生产车间一般防渗区。已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备案编号为340403-2024-014-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