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临时沉淀系统 | 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口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 | 生活污水进入已建设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2套,处理能力48m3/d)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周边绿化和洒水,不外排;,钻探期间在每个钻探场地旁修建临时沉淀系统(8m3,泥浆沉淀池+回水池),用于收集钻探泥浆水或湿法作业废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钻探、湿法作业、洒水降尘等) | 探矿废水和矿井涌水经临时沉淀处理后就近回用;生活污水依托原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探矿期间生活区水质监测报告和探矿结束后现状监测报告,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口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标准,回用于工业场地绿化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通风系统;洒水降尘 |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粉尘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中表6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 通过现有通风系统对探矿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排放;探矿掘进采用湿式凿岩,产生的粉尘不大,且大多粉尘沉降在井巷内,掘进产生的粉尘通过井口外排的量很少。 | 通过采用湿式作业大多数粉尘在井巷内沉降,部分粉尘经原有井巷内设置的通风系统排出地表。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底噪设备;减振基础 |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912348-2008)中2类标准 | 探矿掘进机等选用低噪设备,大型设施设置减震基础。 | 根据探矿后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回风井工业场四周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生活垃圾房矿山现有,占地面积5m2,位于矿山倒班宿舍;探矿废石用于白矿山铅锌矿采空区回填,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危废暂存间位于公司矿山厂内,用于存放本项目机械维修产生的废机油。 | 生活垃圾收集暂存于生活垃圾房,统一清运至矿山镇垃圾收集点,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探矿废石经原有提升系统物料转运系统,运送至白矿山(原会泽县民兵应急营白矿山铅锌矿)地表采空区。危废暂存间位于公司选矿厂内,用于存放本项目机械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加强探矿管理,合理安排探矿进度,禁止红线外占地,缩短工期; (2)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宣传,有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管理,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教育,自觉保持水土,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设置建设期环境管理、监理机构,明确其职能,落实生态环境影响保护与恢复的监督管理措施; (4)减少挖方、填方量,尽量做到工程自身土石方平衡; (5)施工时,尽量保证周边围岩的稳定,建立实时的监测机制,做好对周边岩体稳定性的预警,防止山体崩塌对周边环境及生物造成破坏; (6)对地表进行监测,加强巡视检查,对地表变形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 (1)建立管理制度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探矿期间未发生红线外占地情况; (2)主要为在原有矿道延伸线上进行勘探,勘探结束后进行回填,强化了员工水土保持意识; (3)由安环部负责环境管理及探矿期监理工作,监督落实生态环境影响保护与恢复; (4)本次主要为地下钻探和坑探以及硐室建设,挖方土石量回填至白矿山(原会泽县民兵应急营白矿山铅锌矿)地表采空区; (5)制定施工要求,探矿工程队如实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探矿数据,及时反馈给地质人员,进行实时的监测,探矿期间未发生山体崩塌; (6)矿山设有地表监测仪,设置地质人员巡视检查地表情况,制定地表变形等情况应急防范制度。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公司应建立健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 (2)加强矿区的安全环保管理,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环保的教育和培训。 (3)本项目应纳入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并与当地的应急预案衔接,使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4)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过程中,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等相关规范执行。 | (1)建设单位建立健全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制度,并执行; (2)建设单位安全环保局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环保的教育和培训; (3)本项目纳入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并与当地的应急预案衔接,使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矿业分公司已于2023年8月7日,编制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矿业分公司和其危险废物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备案号分别为:530326-2023-030-L、530326-2023-032-L(见附件5); (4)探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及时清运至原有危废仓库暂存,并与其它危险废物集中管理;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