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器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 | 车间二1F数控雕刻机产生的机加工粉尘经密闭收集,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0m高排气筒E1排放 | E1排气筒监测因子为:颗粒物 | 达标 |
2 | 活性炭吸附装置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 | SMC压机上设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20m高E3排气筒排放。 | E3排气筒监测因子为: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隔震垫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1)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2)高噪声生产设备放置于室内,并单独设置房间放置,利用建筑隔声; 3)厂房屋顶布置的环保设备采用噪声部位密闭等措施降噪; 4)设备安装时采用隔振措施,如安装隔振垫、阻尼部件; 5)噪声设备远离厂界布置。 | 监测点位:西、北厂界外1m;监测因子:Leq(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按《报告表》意见,设置地下水防渗区域,落实防渗控制措施。应落实环境监测等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记录和日常监测,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 t已落实土壤、地下水防渗措施,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一般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对底部和四周裙角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效果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其他生产和仓储区域,进行对面防腐防渗处理。 危废暂存间、液态物料使用车间铺设环氧树脂地坪,液态危废暂存于密闭容器并放置于二次托盘中,危废间设置地沟。 厂区设有2个雨水总排口,均设截止阀,平时为晴关雨开状态,有专人负责雨水排口阀门的日常运行及维护,确保完好。 厂区配备移动式挡板、应急泵和集水袋收集暂存消防废水。 落实环境监测等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环保设施运行效果记录和日常监测,确保污染物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与上海市有关规定分类收集各类固体废物并分别妥善处理处置,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区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标准修改单要求建设;危险废物存放区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标准修改单的要求,危险废物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 一般工业固废委托合法合规的一般固废处置单位回收处置;危险废物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并定期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危险废物存放区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应按《报告表》意见,落实“以新带老”措施,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按《报告表》要求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各类非正常排放及突发事故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防止运行、检维修期间发生风险事故。 | 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备案,发生变动后及时修订,最新备案号为:03-310115-2024-019-L,风险等级为一般。已按《报告表》要求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各类非正常排放及突发事故切实采取防范措施,防止运行、检维修期间发生风险事故。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