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三级化粪池+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GB 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表1旱地作物水质标准 |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自建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灌溉。 | 验收监测期间,生活污水处理后监测口pH值范围:7.2~7.4;CODcr、BOD5、SS、NH3-N最大日均浓度分别为:129 mg/L、41.8 mg/L、14 mg/L、3.15 mg/L。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水喷淋净化塔+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颗粒物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表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标准。 | 破碎工序颗粒物和挤出成型工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臭气经集气罩收集,采用“水喷淋+二级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 验收监测期间,废气排放口(DA001)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最高浓度为9.78 mg/m3;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最高浓度为<20 mg/m3;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最高浓度为269(无量纲)。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功能区标准 | 选用新型低噪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设备,采用隔声、减振、降噪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东南侧外1米、西南侧外1米、西北侧外1米、东北侧外1米昼间噪声最大测量值分别为:60 dB(A)、59 dB(A)、59 dB(A)、58 dB(A)。项目夜间不进行生产,故夜间噪声无需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依托原项目一般固废暂存区,在厂区增加一个危废暂存间;一般包装固废、沉降粉尘及水喷淋塔收集沉渣、杂质收集后交给废品回收公司;不合格品及边角料收集后集中破碎分选后回用作原料;废活性炭、废润滑油、润滑油空桶及含油抹布及手套交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处理。 | 依托原项目一般固废暂存区,在厂区建设一个符合要求的危废暂存间;一般包装固废、沉降粉尘及水喷淋塔收集沉渣、杂质收集后交给废品回收公司;不合格品及边角料收集后集中破碎分选后回用作原料;废活性炭、废润滑油、润滑油空桶及含油抹布及手套交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事故应急体系,加强应急演练,落实有效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有效防范污染事故的发生,并避免因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确保环境安全。 | 企业建立了环保体系及相关环保管理制度,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了相应的环保管理人员,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