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隔油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 化粪池、沉淀池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油气回收系统 |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20)表3中无组织排放限值,《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表A.1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 油气回收系统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吸声、隔声、减震等防护措施 | 《工业企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限值 | 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加强土壤地下水保护。本项目根据分区防治的原则将项目区罐区、隔油池及管沟、危废暂存间划为重点防渗区;罩棚区、站房、站内道路及办公生活区划为一般防渗区。选用埋地卧式SF双层油罐,内层为钢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采用双层热塑性塑料管材,输油管道增设低点渗漏监测点,保证内层管和外层管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在渗漏监测点处被发现。 | 项目根据分区防治的原则将项目区罐区、化粪池及管沟、危废暂存间划为重点防渗区;罩棚区、站房、站内道路及办公生活区划为一般防渗区。选用埋地卧式SF双层油罐,内层为钢材、外层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采用双层热塑性塑料管材,输油管道增设低点渗漏监测点,保证内层管和外层管任何部位出现渗漏均能在渗漏监测点处被发现。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含油废抹布、废手套,由垃圾收集箱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机油、废油渣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项目收集贮存危废设施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要求。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HJ1200-2021)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5号令)要求进行收集、贮存、运输。 |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含油废抹布、废手套,由垃圾收集箱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机油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定期处置,废油渣由清罐单位清理后带走处置。项目危废暂存间建设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相关要求。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试行)》(HJ1200-2021)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5号令)要求进行收集、贮存、运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环保规章制度,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提高操作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管理、维护及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 本项目已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已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乌鲁木齐市环境应急中心备案,备案编号:650402-2024-020-L。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