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疏水阀 | / | 疏水阀:共设45个疏水阀,每隔100m左右设置1个,用于排出蒸汽管道中的冷凝水。 | 无 | 达标 |
2 | 煤气冷凝液收集槽(池) | / | 共布设15个(8m3/个),每隔300-400m布设1个,用于收集煤气管道冷凝水。其中收集槽为碳钢结构,地上设置;根据地形情况,部分煤气冷凝液收集池为砖混结构,砂浆抹面后采用环氧沥青漆进行防渗处理,设于地面并加顶盖保护。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放散管 | / | 共设置12根放散管,分别安装于各用户煤气设备和管道最高处、管道末端、管道隔断装置前,放散高度距地面约12m。 | 无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落实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防止水土流失,及时做好施工迹地生态恢复。 | 1、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临时占地范围,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基础开挖等工作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减少扰动地表;施工期间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等临时堆存区域采取彩条布、防尘网等措施进行覆盖,对弃土临时堆放地周边设置围挡;施工结束后立即对裸露地表进行迹地恢复。2、项目沿线占地类型为荒草地、灌木林地、交通设施用地。管线沿园区道路边架空敷设,不改变用地性质;施工结束后,对管线施工作业带的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并覆土恢复路面、人行道,或播撒草籽使其恢复成绿地。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保证出现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认真落实运营期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运营期管道、闸阀、疏水阀和放散管的日常巡查、排查、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制定完善可靠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设施、措施,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发生。 | (1)巡检人员配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依托煤气主厂区)。 (2)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建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巡检制度,并必须执行。 (3)加强员工培训,按制定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 (4)配备应急物资:空气呼吸器2套、防毒面具2具、安全警示带300m、风向标1个、急救箱1个。 (5)监控装置:设置管道压力自动检测装置及阀门阻力监控装置。 (6)投产后巡线工应经常性的巡线活动,防止管道安全间距内修筑建构筑物占压管道和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