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废水隔油、沉淀池 | / | 已建设 | / | 达标 |
2 | 施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 已建设 | / | 达标 |
3 | 涉水桥墩采用围堰施工并设泥浆沉淀池 | / | 已建设 | / | 达标 |
4 | 路面、桥面径流收集、导排系统、事故池 | / | 已建设 | /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期采取作业场所围挡、物料堆场遮盖、施工区域洒水等措施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在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附近施工时,采取设置围挡等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2 | 营运期采用低噪声路面、安装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加强对沿线敏感目标噪声的跟踪监测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已建设 | 已监测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应及时收集清运,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妥善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已落实。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施工期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及时收集清运,纳入当地固废收集系统妥善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减少对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禁止在沿线生态红线区域内设置施工营地等大型临时设施。施工产生的桥梁桩基出渣和拆迁建筑垃圾尽可能回用,优化土石方平衡方案,尽可能减小取土量。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方案,表层土壤耕作层应进行剥离和保存,用于复垦和绿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复垦、复绿等生态恢复措施,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AK14+819-AK16+963段紧邻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该路段采用路东单侧(为远离景区侧)拓宽方案,施工期需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规范施工行为,施工活动均须布置于远离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一侧,以减少施工活动对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的影响。 | 已落实。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合理布局施工场地。不在沿线生态红线区域内设置施工营地等大型临时设施。施工产生的桥梁桩基出渣和拆迁建筑垃圾尽可能回用,采用优化的土石方平衡方案,尽可能减小取土量。落实了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恢复方案,表层土壤耕作层进行剥离和保存,用于复垦和绿化,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复垦、复绿等生态恢复措施,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AK14+819-AK16+963段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在桥的两端设置事故池和警示标志,桥梁段两侧设置防撞护栏。落实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运营期运输车辆管理,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完善应急措施并纳入到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 | 已落实。在桥的两端设置了事故池和警示标志,桥梁段两侧设置了防撞护栏。落实了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运营期运输车辆管理,配备环境风险应急物资,完善应急措施并纳入到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