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喷淋塔废水三级沉淀池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四级喷淋系统底部建有1个200m3收集池,同时建设580m3的七级沉淀池 | 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达标 |
2 | 车辆清洗废水三级沉淀池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实际在厂区南部建设有15m3的三级沉淀池 | 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达标 |
3 | 1个40m3的初期雨水沉砂池及相应的截排水沟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实际在厂区南部建设有60m3的初期雨水四级沉砂池及相应的截排水沟渠 | 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达标 |
4 | 生活污水1个0.1m3的隔油池,1个2m3的污水收集池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实际没有建设食堂,依托砂石料加工厂办公生活区已有化粪池 | 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达标 |
5 | 湿式除尘器废水 | 不外排不执行标准 | 属于本次增加的废气治理设施,在底部设置有1个20m3的废水收集池,并泵入四级喷淋系统七级沉淀池循环使用 | 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分别在破碎机和筛分机上方设置集气罩(集气效率为80%),由1台风机引至同一套布袋除尘器(去除效率99%)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设置采样孔和监测平台 |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 未设置筛分机,实际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立式破碎+旋风收料+布袋除尘+15m排气筒(DA001),同时两个原料筒仓仓顶均配套有脉冲式布袋除尘器,排口连接DA001,设置采样孔和监测平台 | 排放浓度<20mg/m3 | 达标 |
2 | 烘干机进料口粉尘:原料仓库封闭围挡,无组织排放 |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 实际在进料斗上方设置有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根15m高排气筒(DA002) | 排放浓度<20mg/m3 | 达标 |
3 | 燃烧废气和烘干废气:每套烘干系统配置2台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65%)+1台引风机+1套干粉沉降室(除尘效率40%)+1台喷淋塔(除尘效率75%);1#和2#生产线在喷淋塔上方合并为1个高15m的排气筒(DA002)排放,3#和4#生产线在喷淋塔上方合并为1个高15m的排气筒(DA003)排放,设置采样孔和监测平台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实际建设有1套:2台旋风除尘器+1台湿式除尘器+1台重力除尘器+1台引风机+四级喷淋系统+1根18m高排气筒(DA003),设置采样孔和监测平台;可满足环评阶段1#和2#生产线,3#和4#生产线后期仅需增加旋风除尘器后即可并入本次已建成的废气治理系统内 | 烟尘排放浓度94.6-136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5-24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6-10mg/m3,酚类排放浓度0.3L6-10mg/m3 | 达标 |
4 | 无组织粉尘:原料仓库、烘干车间和产品仓库为封闭式单层钢架结构,仅留出物料进出口,密闭性相对较好;物料采取封闭式皮带输送,1辆洒水车对厂区道路洒水降尘;加强管理,进出车辆需进行清洗,并封闭遮盖运输 |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 原料仓库、烘干车间和产品仓库为封闭式单层钢架结构,仅留出物料进出口;物料采取封闭式皮带输送,1辆洒水车对厂区道路洒水降尘;加强管理,进出车辆需进行清洗,并封闭遮盖运输 | 上风向监测点检测范围值在0.232-0.279mg/m3,下风向3个监测点检测范围值在0.334-0.491mg/m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降噪措施:生产设备安装减振垫,引风机安装消声器,厂房阻挡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生产设备安装减振垫,引风机安装消声器,厂房阻挡 | 项目南厂界临近开文公路一侧昼间噪声值在58dB(A) ~62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50dB(A) ~52dB(A)之间,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其余厂界昼间噪声值在51dB(A) ~54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7dB(A) ~48dB(A)之间,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危废暂存间进行重点防渗,等效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 cm/s);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三级沉淀池、隔油池、污水收集池和初期雨水沉砂池进行简单防渗,采用一般混凝土硬化处理 | 危废暂存间已进行重点防渗,地面采用混凝土+环氧树脂进行了防渗处理,设有0.3米高墙裙,且对墙裙进行了硬化防渗处理;车间、各类池体均采用了混凝土进行了简单防渗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煤泥:喷淋塔三级沉淀池、车辆清洗三级沉淀池和初期雨水沉砂池产生的煤泥就近清掏与池边滤水干化后清运至2#原料仓库作为原料使用; 炉渣:4个4m3的地坑收集池(加盖板); 废包装袋:暂存于生物质燃料存储间; 危险废物:1间10m2的危废暂存间(内置2个收集桶,1用1备); 生活固废:2个生活垃圾收集桶和1个泔水收集桶 | 煤泥:四级喷淋系统七级沉淀池、车辆清洗三级沉淀池和初期雨水沉砂池产生的煤泥清掏清运至2#原料仓库作为原料使用; 炉渣:现有沸腾炉底部出渣口处已建设1个8m3的收集池(有盖板); 废包装袋:暂存于生物质燃料存储间; 危险废物:1间10m2的危废暂存间(内置2个收集桶,1用1备); 生活固废:2个生活垃圾收集桶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和处置,危废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等要求进行防渗。建立健全危废进出管理台账,发生转移时,必须按规定办理转移手续,并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报开远分局备案 | 建设有危废暂存间暂存废机油,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要求进行了管理。建设单位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