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二级活性炭吸附 | 非甲烷总烃和总VOCs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和表9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2)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三者较严值;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2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中II时段丝网印刷标准和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值 | 项目注塑、粘杯和清洁产品表面经集气罩收集,印刷、固化、清洗印刷设备和网版经整室收集,项目有机废气统一通过“二级活性炭吸附”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引至51m高排气筒 G1 高空排放。未收集的工艺废气在厂内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和总VOCs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和表9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2)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三者较严值;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2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中II时段丝网印刷标准和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值。厂区内的有机废气执行《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3厂区内 VOCs 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和《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2)表A.1厂区内V0Cs无组织排放限值的较严值 | 检测时间为2024年7月30日、31日,生产时间为8小时,根据2日的产品产量来推算,检测期间项目平均生产工况达95%以上,满足检测工况≥75%要求。验收监测期间,项目非甲烷总烃和总VOCs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和表9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2)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三者较严值;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2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中II时段丝网印刷标准和表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值。厂区内的有机废气执行《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中表3厂区内 VOCs 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和《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6—2022)表A.1厂区内V0Cs无组织排放限值的较严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 |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HW08类)、废液压油(HW08类)、含油墨、机油和液压油废抹布(HW49类)、废机油桶和液压油桶(HW08类)、废原料废包装桶(HW49类)、废UV灯管(HW29类)、废活性炭(HW49类),项目设置危险废物放置场所,规范化缓存危废,贮存至一定量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次品和边角废料经破碎机破碎后与外购的塑料原材料进行混合,直接投入到生产过程;废包装材料交给材料回收商回收利用;员工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