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废水产生情况主要为五期醇酮装置废水、六期己二酸装置废水、六期环己醇装置废水、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废水以及各装置区的初期雨水。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1间接排放标准、表3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 (1)五期醇酮装置废水 醇酮装置废水污染源主要为汽提塔废水:醇酮装置内烷水分离器废水、闪蒸洗涤塔废水、洗酸塔废水、碱洗塔废水、再生塔废水用泵送至废水汽提塔,回收其中的有机物后,塔底废水就近送入新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2)六期己二酸装置废水 己二酸装置废水主要有粗己二酸结晶过程中酸性废水、粗己二酸真空系统冷凝废水、废活性炭池废水、精己二酸真空系统酸性废水、硝酸浓缩塔酸性废水。 粗己二酸结晶过程中酸性废水、粗己二酸真空系统冷凝废水、精己二酸真空系统酸性废水回用于NOx吸收塔,不直接外排。废活性炭池废水全部回用于粗己二酸的溶解、吸附、过滤工序,不外排。硝酸浓缩塔酸性废水经车间内废水收集池收集,送新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3)六期环己醇装置废水 环己醇装置废水污染源主要有废水收集罐排出废水、环己烯水洗塔废水、水合反应器废水、水合催化剂再生废水、环己烷水洗塔废水。以上废水采用“化学污水槽隔油+油气汽提塔+间歇精制塔”处理后排入老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4)制氢装置废水 制氢装置脱碳、余热锅炉排水用于热电脱硫装置补水,不外排。 (5)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废水 企业厂区新建有中水回用装置,对循环水站排水和脱盐水排水进行收集处理,原有清净下水不再直接通过厂区雨水排放口排放。中水回用装置位于老区化学水处理站北侧,中水回用处理能力为310m3/h,中水回用装置产生的浓水送入老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本次验收范围内的循环水站和脱盐水站排水收集进入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循环水站作为补水,水回用装置产生的浓水送入老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6)初期雨水 中间罐组、罐区以及六期己二酸装置区、五期醇酮装置区、六期环己醇装置设置有初期雨水池,并且设置雨污切换阀门,收集的初期雨水通过泵打入厂区污水处理站。 | 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区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潘家坝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可知,厂区污水处理站排放口废水浓度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表1间接排放标准、表3排放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同时也满足企业与园区潘家坝污水处理厂签订了污水处理服务合同废水接管协议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醇酮装置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醇酮装置吸收塔尾气脱烃催化氧化后,经回收能量后经20m排气筒达标排放。 | 醇酮装置废气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达标 |
2 | 六期制氢装置转化炉废气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 低氮燃烧,经30m排气筒排放。 | 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限值 | 达标 |
3 | 己二酸装置废气 | 六期己二酸装置精制干燥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表1其他区域标准限值。己二酸装置氧化氮气体吸收塔尾气依托的华峰聚酰胺公司焚烧装置尾气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 己二酸装置氧化氮气体吸收塔尾气部分去重庆同辉科盛气体有限公司进行氧化亚氮的回收,剩余气体与回收氧化亚氮的返回气体混合后送至华峰聚酰胺公司的焚烧装置处置,华峰聚酰胺公司的焚烧装置采用SNCR+急冷+干法脱酸+布袋除尘+SCR处理后50m烟囱单独排放。己二酸熔融废气送至氧化氮气体吸收塔回用于生产。己二酸精制干燥尾气处理系统4套,分别经各自“旋风除尘+水洗塔”工艺处理后有4根30m高排气筒排放。 | 六期己二酸装置精制干燥废气颗粒物浓度计排放速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表1其他颗粒物其他区域标准限值。己二酸装置氧化氮气体吸收塔尾气依托的华峰聚酰胺公司焚烧装置尾气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 达标 |
4 | 无组织废气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厂界浓度控制限值。 | 环己醇储罐采用内浮顶+氮封+水洗+活性炭处置,己二酸装置中间罐采用水封处理;己二酸包装粉尘采用防爆除尘器收集处理;醇酮装置中间罐的呼吸废气均收集至氧化尾气处理系统回收利用及处理,使用无泄漏泵;装卸栈台采用密闭鹤管输送。 | 无组织排放的厂界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厂界浓度控制限值。 | 达标 |
5 | 污水处理站废气 | 非甲烷总烃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 新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沉淀池等产臭单元加盖,处理,臭气经水洗塔+高能粒子氧化+碱洗处理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 | 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噪声源主要为压缩机、风机、各类泵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 | 厂界噪声昼间、夜间监测结果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醇酮装置、环己醇装置、己二酸装置、各罐组、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污水处理站等为重点防渗区。制氢装置区为一般防渗区。场地道路等辅助区为简单防渗区。 | 醇酮装置、环己醇装置、己二酸装置、各罐组、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污水处理站等为重点防渗区;己二酸装置涉酸区域表层采取耐酸砖20mm防腐。物料输送管道、废水、废液收集管采用管廊架架空铺设。制氢装置区为一般防渗区。场地道路等辅助区为简单防渗区。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醇酮装置、环己醇装置、己二酸装置、各罐组、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污水处理站等为重点防渗区;醇酮装置、环己醇装置、己二酸装置、各罐组表层采取耐酸砖20mm防腐。物料输送管道、废水、废液收集管采用管廊架架空铺设。制氢装置区为一般防渗区。场地道路等辅助区为简单防渗区。 | 一般固废包括废胶管、废滤棉/废保温棉(未沾染危化品)、污水处理站生化污泥。厂区设置1座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500m2),污水处理站设置污泥斗间(老区20m³,新区30m³)。 危险废物为残渣、废活性炭、废树脂、废弃沾染物、废塑料桶、废油、废催化剂、废吸附剂、废脱硫剂、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其中废活性炭委托重庆红源活性炭有限公司、重庆信维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废树脂、废弃沾染物委托重庆中明港桥环保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信维环保有限公司处置,废塑料包装桶委托重庆云鑫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处置,废催化剂委托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河南利源环保有限公司等公司处置,废铅酸蓄电池委托重庆蓝泠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废油委托重庆途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处置。验收期间残渣、废吸附剂、废脱硫剂等危险废物在验收期间未产生,待产生后先暂存于厂区危废贮存库,后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装置区设不低于15cm的围堤,储罐组设围堰,并采取防腐防渗措施;装置区及罐区设雨污切换阀;依托现有新区内的4000 m3事故水池、老厂区西北侧的5000 m3事故水池和全厂10000m3事故水池,事故水池相互连通可切换。设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 装置区设不低于15cm的围堤或环形沟,储罐组设围堰,并采取防腐防渗措施;装置区及罐区设雨污切换阀并与事故池连通;老区依托1×10000m3事故池、1×5000m3事故池,新区依托1×5000m3事故池,以及建设了1×5000m3事故池;设置有毒及可燃气体(氨、苯、氢气、CO等)报警装置。 厂区东南侧设置截洪沟;按100年一遇的洪水对后溪河进行了渠化,厂址后溪河河段堤坝高于厂区地坪;厂区设置风向标;装置区及罐区设置标识; 厂区内后溪河上设置充水式橡胶坝,依托取水泵站和厂区东南侧截洪沟,在取水泵站增设1台抽水泵及配套管网;配套管网将后溪河与截洪沟相连接;在事故状态下,通过抽水泵将后溪河厂区后溪河上游来水抽至厂区东南侧截洪沟流出厂区; 编制并定期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环保部门备案,定期进行了应急演练。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