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落实环评报告中提出的雨污分流措施。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工程,经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消毒处理工艺,产生的废水由污水储存池暂存,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标准后用于厂区内果园灌溉,不外排。 |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 生活污水及鸡舍冲洗废水由邱井村村委会收集后用于农田施肥 | 外运肥田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加强通风、喷洒除臭剂、加强绿化等措施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在饲料中添加抑臭剂,定期消毒,加强通风,采用生物除臭剂喷洒鸡舍 | 验收监测期间,厂周界硫化氢排放浓度的最大值为0.014mg/m3。硫化氢的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的二级标准(无组织:硫化氢 0.06mg/m3)的标准要求;厂周界氨气排放浓度的最大值为0.39mg/m3。氨气的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的二级标准(无组织:氨气1.5mg/m3)的标准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项目生产机械采用合理布置、基础减震、隔声、安装多孔材料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 | 对噪声设备采取厂房隔音、基础减振、距离衰减、设备维护等措施降噪 | 该项目四厂界外昼间噪声测定值为54~56dB(A),企业夜间噪声测定值为43~4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昼间:60dB(A),夜50dB(A))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养殖区、危废暂存间、固废暂存间、鸡粪暂存池、污水处理站等区域的防渗措施,并按照《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加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日常监测,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等文件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建设,加强员工环保教育与清洁生产,提高环保意识,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各种固废应妥善处置或综合利用。固废主要为鸡粪、废包装物、医疗废物、病死鸡和生活垃圾;其中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经收集后,在厂区危废间(10m2)分类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危废临时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要求进行控制;生产一般固废经收集后,在厂区一般固废暂存间(10m2)分类暂存,一般固废厂内临时贮存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进行控制。生活垃圾经厂区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各类固废应严格落实《报告书》中具体要求进行。 |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鸡粪、废包装物、医疗废物、病死鸡和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废旧包装收集后定期低价外售,鸡粪外售,病死鸡交由有资质第三方进行无害化处置。项目设1间10m2的一般固废暂存仓库;本项目危险固废为医疗废物,危险固废均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根据厂区平面布局,设1间10m2的危险废物暂存仓库。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积极与当地政府配合,确保项目养殖厂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00米,养殖厂界周边500米范围内不宜建设环境敏感设施 | 项目养殖厂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大于500米,养殖厂界周边500米范围内未建设环境敏感设施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养殖区、危废暂存间、固废暂存间、鸡粪暂存池、污水处理站等区域的防渗措施,并按照《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加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日常监测,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等文件要求,进行分区防渗建设,加强员工环保教育与清洁生产,提高环保意识,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