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自建废水处理站 | / | 经现场查勘,企业已落实环评要求,已建设废水处理站。本项目正常生产时,生产废水共 65.693 吨/日,其中前处理废水 3.754 吨/日(含生物滴滤塔废水、地面清洗水及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纳入前处理废水管网;制浆废水61.939 吨/日经自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37.136 吨/日回用于生产,24.757 吨/日作为含铬废水纳入含铬废水管网。 各类废水(合计28.511 吨/日)分类收集引入常平镇环保专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其中 40%(11.404 吨/日)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其余60%(17.107吨/日)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仁和水。 | 企业工业废水进入常平镇环保专业基地处理,由常平镇环保专业基地代为监测。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布袋除尘装置、DA003排气筒 |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 | 打毛工序产生的粉尘(颗粒物、铬及其化合物)收集后引至1套“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由DA003排气筒排放。打毛工序的粉尘(颗粒物、铬及其化合物)有组织排放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 | 在打毛工序废气排气筒(DA003)连续监测2天,3次/天,监测日,该打毛工序废气有组织排放废气各监测点中颗粒物最大速率为0.00897kg/h;打毛工序排放口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生物滴滤、DA001 排气筒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废水处理站废气(H2S、NH3、臭气浓度)和生产过程烘干工序废气(NH3、臭气浓度)合并后引至“生物滴滤”处理后由DA001排气筒排放。生产过程烘干工序臭气(氨、臭气浓度)和废水处理站废气(硫化氢、氨、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在废水处理站恶臭、生产过程及烘干工序废排气筒(DA001)连续监测2天,3次/天,监测日,监测日,该生产过程及烘干工序、废水处理站有组织排放废气各监测点中硫化氢最大浓度为0.06 mg/m3;氨最大浓度为3.03 mg/m3;臭气浓度(无量纲)最大值为85。硫化氢、氨、臭气浓度排放口浓度均达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企业采取稳固设备,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门窗,定期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适时添加润滑油的方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 企业采取稳固设备,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门窗,定期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适时添加润滑油的方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东面厂界、北面厂界、南面厂界、西面厂界外各1米处,昼间1次,夜间1次,连续2天,本项目厂界昼间夜间噪声各检测点检测结果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安全分类贮存, 并依法依规处理处置。 | 经现场查勘,企业已落实了环评要求:设置了危废暂存仓库,和有危废资质的公司签订了危废转移处理协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一般工业固废交有专业公司回收处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强化环境风险管控,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企业已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