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 | 《无机化学工艺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间接排放标准 | 化粪池 | 验收期间,贵州创梦联钙业新型环保钙粉生产厂建设项目由于企业目前员工人数较少,产生的废水量较少,化粪池无废水流出,因此未能采集到生活污水水样,但项目所在区域市政污水管网已接通,项目食堂废水由隔油池处理后,与办公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达标排放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研磨过程配套的脉冲式除尘器(除尘效率≥99%)进行除尘处理,由1根15m排气筒(编号:P1)达标排放、分级粉尘采用两级处理措施,进行旋风处理措施 | 《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8-2022)标准限值 | 重钙生产过程处于密闭状态,生产过程中实际购置2条重钙生产线,因此设置2套脉冲除尘器(除尘效率≥99%)将粉尘收集处理后通过两根15m高的排气筒(编号:DA002、DA004)排放 | 验收期间,项目2条重钙生产线的2套脉冲除尘器(除尘效率≥99%)将粉尘收集处理后通过两根15m高的排气筒(编号:DA002、DA004)排放满足《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8-2022)标准限值 | 达标 |
2 | 管道收集后采用两台布袋除尘器联用处理,由1根15m排气筒(编号:P1)达标排放 | 《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8-2022)标准限值 | 管道收集后采用两台布袋除尘器联用处理,由1根15m排气筒(编号:DA006)达标排放 | 验收期间,包装过程粉尘排放满足《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1618-2022)标准限值 | 达标 |
3 | “SCR脱硝+旋风除尘+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四级联合处理技术净化后,由1根15m排气筒(编号:P2)达标排放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 | 碳化窑未建设,已建1套石灰窑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工艺为“旋风除尘+湿法脱硫”联合处理技术净化后,由1根15m排气筒(编号:DA001)达标排放 | 验收期间,项目1#石灰窑尾气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标准限值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合理布局高噪设备、车间隔离、距离衰减;风机等高噪设备设置单独设备间,底座防震、厂房密闭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 合理布局高噪设备、车间隔离、距离衰减;风机等高噪设备设置单独设备间,底座防震、厂房密闭 | 验收期间,贵州创梦联钙业新型环保钙粉生产厂建设项目厂界东、南、西、北侧外1米处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一般固废:分类收集、不可回收利用,委托市政进行清运处置;可回收利用,外售制砖厂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不得随意丢弃、倾倒。 危险废物:废机油(HW08),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送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标准 | 一般固废:分类收集、不可回收利用,委托市政进行清运处置;可回收利用,外售制砖厂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不得随意丢弃、倾倒。 危险废物:废机油(HW08),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送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标准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设事故应急池 | 建设单位已编制应急预案备案,已建立1座事故应急池(300m3) | 已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