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化粪池(生活污水)、1座1500m3的废水收集池+污水汽提塔(生产废水)、B区二期污水处理装置(650m3/h)、中水回用装置(800m3/h) |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2017) | 化粪池(生活污水)、1座1500m3的废水收集池+污水汽提塔(生产废水)、B区二期污水处理装置(650m3/h)、中水回用装置(800m3/h)、零排放装置(450m3/h) | 800m3/h中水回用装置出口水质检测中,pH值最大检测范围为7.0~7.1(无量纲),浊度最大日均检测值为0.4NTU,化学需氧量最大日均浓度值为2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最大日均浓度值为7.8mg/L,悬浮物最大日均浓度值为6mg/L,氨氮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384mg/L,总磷(以P计)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02mg/L,铁未检出,锰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006mg/L,细菌总数未检出,溶解性总固体最大日均浓度值为362mg/L、氯化物最大日均浓度值为50mg/L,石油类最大日均浓度值为0.71mg/L,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2017)表6.1.3再生水用于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标准。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低氮燃烧器+1根60m高排气筒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 低氮燃烧器+1根65m高排气筒;安装了ACX-C150型烟气排放连续在线自动监测设备 | 蒸汽加热炉排气筒出口中颗粒物最大排放浓度为2.0mg/m3,SO2未检出,NOx最大排放浓度为34mg/m3,非甲烷总烃最大排放浓度为3.51mg/m3,检测结果均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中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2 | 900m3/h油气回收系统(吸收剂吸收+活性炭吸附法)+15m高排气筒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 | 900m3/h油气回收系统(吸收剂吸收+活性炭吸附法)+15m高排气筒;排气筒出口处安装了VOCs在线监测系统。 | 油气回收装置检测因子中,非甲烷总烃最大实测浓度为104mg/m3,去除效率为98.3~99.9%,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苯最大实测浓度为2.01mg/m3,甲苯最大实测浓度为13.6mg/m3,二甲苯未检出,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6废气中有机特征污染物及排放限值要求;乙苯最大实测浓度为4.83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1.26×10-3kg/h,苯乙烯最大实测浓度为10.5mg/m3,最大排放速率为2.74×10-3kg/h,最大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符合《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表2恶臭(异味)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3 | 初期雨水收集池和废水收集池均加盖密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等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 初期雨水收集池和废水收集池均加盖密闭、乙苯储罐采用内浮顶罐并设置氮封措施,浮顶与罐壁之间采用浸液式密封方式;苯乙烯储罐采用拱顶罐,设置氮封措施。定期进行设备与管阀件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工作等 | 苯乙烯装置区周界无组织废气检测中,颗粒物最大检测浓度值0.628mg/m3,非甲烷总烃最大检测浓度值0.82mg/m3,苯、甲苯、二甲苯未检出,检测结果均符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7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乙苯、苯乙烯未检出,检测结果均符合《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表4周界监控点恶臭(异味)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检测值为16,检测结果符合《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中表3周界监控点臭气浓度限值。 厂区内罐区东北侧非甲烷总烃最大检测浓度值为0.79mg/m3,装卸区东北偏东侧非甲烷总烃最大检测浓度值为0.79mg/m3,事故水池东南侧非甲烷总烃最大检测浓度值为0.79mg/m3,检测结果均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表A.1 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设施名称 | 执行标准 | 实际建设情况 | 监测情况 | 达标情况 |
---|---|---|---|---|---|
1 |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音措施等措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音等措施 | 本项目厂界四周昼间噪声值范围54dB(A)~57dB(A),夜间噪声值范围48dB(A)~51dB(A),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 达标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划分重点防渗区及一般防渗区;7口地下水监测井 | 划分重点防渗区及一般防渗区,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6口地下水监测井(原有7口,1口被优化)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1672m2危废暂存间 | 1673m2危废暂存间 | 已落实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序号 |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
---|---|---|---|
1 | 依托厂区现有的15000m3事故水池 | 依托B区的3座事故水池,总容积是24850m3 | 已落实 |